陶玲君

千城百县看中国|内蒙古:春暖鸭先知

春季的内蒙古自治区冰雪逐渐消融,位于黄河上游的乌海市迎来候鸟北归迁徙。赤麻鸭、绿头鸭等数千只候鸟成群结队在空中自由翱翔,宛如一幅流动的春日生态画卷。制片人:马宝军策划:张青 杜屹然统筹:汪峰 陶玲君编导:廉晓琦报道员:康文魁新媒体编辑:张静 汪峰 杜利伟供稿来源: 乌海市融媒体中心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出品

千城百县看中国|北京门头沟:探寻妙峰山咯吱制作技艺

北京市门头沟区美食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其中,妙峰山咯吱制作技艺凭借精湛的传统工艺,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妙峰山咯吱以玉米为主料,辅以各种粗杂粮。一代又一代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传承中创新,让传统美食得以发展延续,用美食记忆链接起过去与未来。制片人:马宝军策划:张青 杜屹然统筹:汪峰 陶玲君编导:么文倜新媒体编辑:陶玲君 黄传莉供稿来源:门头沟区融媒体中心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

千城百县看中国|山东定陶:2.4万亩早春西瓜授粉忙

眼下,素有“西瓜之乡”美誉的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王店镇的西瓜大棚里一派忙碌景象。当地种植的2.4万亩早春西瓜迎来了最佳授粉期,瓜农们正抢抓农时,忙着进行人工授粉,为今年西瓜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南王店镇作为早春西瓜优势产区和集中产区,目前主要种植8424、美都等多个品种,所产西瓜以甜度高、口感好而深受消费者喜爱,预计将在4月10日前后陆续成熟上市。制片人:马宝军策划:张青 杜屹然统筹:汪峰 陶玲君编

千城百县看中国|山东菏泽:当面塑遇上“哪吒”

近日,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面塑非遗工坊,当地手艺人正在根据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创作面塑作品。作品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曹州面人制作技艺,主要手法有捏、搓、揉、压、刻等。由面泥制作而成的“哪吒”表情灵动、栩栩如生。作品融合了当地特有的牡丹元素,通过“非遗+文创”的创新模式,不仅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更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注入了新活力。制片人:马宝军策划:张青 杜屹然统筹:汪峰 陶

千城百县看中国|内蒙古赤峰:小手剪福年

每年春节,窗花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装饰。蛇年即将到来之际,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纸艺代表性传承人萨仁走进赤峰市红山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将蒙古族纸艺这门古老的技艺传授给孩子们,让非遗文化像流水般在心中流淌、在世间传承。制片人:马宝军策划:张青 杜屹然统筹:汪峰 陶玲君编导:廉晓琦报道员:康钧博 彭源新媒体编辑:汪峰 杜利伟供稿来源:赤峰市红山区融媒体中心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出品

千城百县看中国|河北涞水:铅笔芯上刻出“哪吒”

近日,河北涞水县的小伙李明君,凭借其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在细小的铅笔芯上“复活”了神话人物“哪吒”,让传统文化以微雕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眼前。李明君今年22岁,是一位微雕艺术爱好者。此次创作的“哪吒”微雕,完全凭借裸眼操作。从“哪吒”标志性的发型、风火轮,到其坚定的眼神和飘扬的混天绫,无不栩栩如生。为了完美呈现心中的“哪吒”形象,李明君精心构思,反复打磨,整个过程耗时一个星期。制片人:马宝军策划:张青

你的年味 世界的记忆|河南新乡:农民“村晚”贺新春

春节期间,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潞王坟乡五陵村第十一届农民“村晚”在当地村委会举办。现场灯光璀璨夺目,节目精彩纷呈,群众聚在一起享受文化盛宴,热热闹闹欢度新春佳节。策划:昝红霞 赵静监制:马宝军 王璐制片主任:姚伟 赵青统筹:张青 李敏 王旭新媒体推广:李琳编辑:李聪报道员:朱新国 高珊新媒体编辑:陶玲君 杜利伟供稿来源:中共新乡市委宣传部出品: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 文化和旅游部新闻中心承制:中国新华新

千城百县看中国|福建光泽:舞龙灯

舞龙灯是闽北山区一项极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在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司前乡,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节奏,舞龙者们步伐矫健,配合默契。龙头昂扬,龙身蜿蜒起伏,龙尾灵动,还不时与村民互动,精彩纷呈。舞龙灯将持续到正月十五。近年来,许多当地青少年也纷纷加入到这项传统活动中来,让舞龙灯重新焕发光芒。制片人:马宝军策划:张青 杜屹然统筹:汪峰 陶玲君编导:廉晓琦记者:郭圻报道员:陈协明 陈圣男新媒体编辑:陶玲君

千城百县看中国|山东冠县:家门口的“妈妈岗” 托起巾帼致富梦

近年来,山东冠县实施“让妈妈回家”行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联动,为妇女就业、工厂用工和家庭照护难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妈妈岗”新就业模式成效显著,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亮点。在冠县辛集镇,这项行动成为政策精准发力的缩影。当地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搭建乡村微工厂,以夜校技能培训、岗位设置为抓手,通过多部门联动、招引项目、产业带动等多种形式,累计培育引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