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送给奋斗者丨院士门诊的生命对话 编者按:这个春节,大众新闻·大众日报多路记者行走山川大地,感受万家灯火,触摸发展脉动,记录广大劳动者、建设者的奋斗足迹。我们在做好走基层报道的同时,送上一束花,致敬奋斗者。系列报道,敬请关注。正月初四清晨7点,济南的街道上还飘着薄雾。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就出现在办公室,开始整理下午开会的资料。墙上的时钟指向“8:25”。于金明将手头的资料收拾完毕,起身往门诊走去,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6 浏览
“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社会各界送别黄旭华院士 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殡仪馆举行,社会各界人士及黄旭华同志的亲属参加遗体送别仪式。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表示,黄旭华院士就是同学们身边最好的典型,会宣传好黄老的事迹,弘扬黄老的精神,让黄老这样优秀的学者、优秀的校友在学校能够人人皆知。希望大家都以他们为榜样,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东莞城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35 浏览
中央候补委员黄如,有新职(副部长级)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 岳怀让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委领导”栏目更新信息显示,黄如已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部长级)。此前,黄如担任东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黄如 资料图公开资料显示,黄如,女,回族,1969年11月出生,福建南安人,中共党员,1997年7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她还是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黄如本科、硕士就读于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后在北京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5 浏览
纪念黄旭华|六年前,一位可爱又寻常的老人曾坐在我面前 “回到2019年,总是在书本和新闻中出现的老人,就坐在我们面前,那是一位可爱的寻常老人,说话带笑意,脸色红润润的,身体随着讲述有小幅的晃动,故事讲得很有感染力,思路仍敏捷,眼里有神采。”“黄老过世了。”2月7日中午不到,有老同学发来消息,我生出一点恍惚。下意识地快速点开朋友圈,黄老过世的消息果然已呈刷屏之势——2025年2月6日,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逝世,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35 浏览
黄旭华院士为何两次亲赴湖北这所农村学校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得知黄旭华院士仙逝的信息,我们全校师生心情十分悲痛。黄院士两次访问我校,每一个场景都历历在目。”2月7日,湖北英山县金铺中学科普教育负责人陈荣军说。2月6日晚,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黄旭华院士与师生代表座谈陈荣军回忆,2014年12月14日,经过在中国船舶七一九所工作的校友叶水生牵线,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35 浏览
今天,再送黄老一程!黄旭华院士遗体送别仪式举行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遗体送别仪式于今天上午10时在湖北武汉举行。送别仪式现场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有群众自发前来送别黄旭华院士。黄旭华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总台记者 崔霞 倪晶依)编辑 辛婧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35 浏览
赫赫而无名丨网友集体悼念致敬黄旭华背后:是他们给了我们最硬的一根脊梁!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张稳 报道“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院士逝世后,无数网友纷纷发文、留言悼念,在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社交平台,这句他生前的自述被高频引用。“他让核潜艇成为守护国家的‘深海长城’,却甘愿一生无名”“如核潜艇般深潜,却撑起国家安全脊梁”“深潜一生,无声却震撼世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些形容黄旭华院士事迹和精神的评论,也在全网被广泛引用。黄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34 浏览
“看到黄老,让我想到了自己的亲人”,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胡佩兰的后辈带孩子吊唁黄旭华院士 极目新闻记者 王俐燃摄影记者 邹斌 宋枕涛 刘博 刘中灿视频剪辑 彭婉馨“当我得知这个消息后,就觉得一定要带着孩子来送送黄老。”2月10日,黄旭华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北武汉武昌殡仪馆举行,退役军人家属李俊带着一双儿女前来吊唁,提到黄旭华院士时,她感动落泪。李俊表示,看到黄旭华院士会想到自己的老太,也就是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胡佩兰。据了解,胡佩兰养育了包括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在内的4个儿子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