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

阿拉善“三北”六期工程开工 要把三大沙漠“锁住”

中新网阿拉善2月28日电 题:阿拉善“三北”六期工程开工 要把三大沙漠“锁住”中新网记者 陈峰“我宣布:阿拉善盟2025年‘三北’六期工程防沙治沙项目暨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战开工!”28日,随着“开工”指令下达,现场人声鼎沸。当日,阿拉善盟2025年“三北”六期防沙治沙项目暨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战开工仪式,在巴丹吉林与腾格里沙漠交汇处举行。图为开工仪式现场。敖斯尔摄 现场,人们干劲十足

工程固沙筑防线 为荒漠“添彩”

岳普湖县,一个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布谷里沙漠与托克拉克沙漠狭长地带的县城,三面环沙,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岳普湖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对达瓦昆沙漠景区周边开展生态修复及工程固沙,用科学的方法防沙治沙,全县荒漠化综合防治建设取得了新成效、迈上了新台阶。近日,在达瓦昆荒漠化综合治理防沙基地,记者看到群众手持铁锹,在沙地上挖出一排排整齐的沙沟,然后将一株株芦

新疆“爆改”大沙漠 治沙任务为何这么艰巨?

随着气温转暖,这两天,新疆南疆多个县市启动了2025年“塔克拉玛干沙漠阻击战”防沙治沙工作,这也是继去年年底塔克拉玛干沙漠完成“锁边”后,新疆再次大规模启动沙漠综合环境治理。今年新疆“爆改”大沙漠有哪些新举措?总台记者从新疆巴楚县阿克萨克马热勒乡防沙治沙工程施工现场发回报道。当地的200多名各族干部群众人工铺设“草方格”,也就是将干芦苇铺设在地面,再压进沙土中,它的主要作用是固沙。为了阻止沙漠曼延

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超5700万亩(数说美丽中国)

去年11月,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死亡之海”系上“绿色围脖”,成为我国积极推进荒漠化治理,全力扩面增绿的生动缩影。三北地区是国土绿化的主战场,“三北”工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标志性工程。2024年,“三北”工程攻坚战扎实推进,成效明显,全年安排中央投资320亿元,推进实施重点项目287个,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超5700万亩。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

敦煌形成三道绿色屏障:莫高窟积沙量减95%以上

中新社兰州2月23日电 (记者 冯志军 李亚龙)“在莫高窟扫沙子”是几代敦煌莫高窟人共有的深刻记忆,而“风轻云淡”已成为如今新常态。这是被称为“中国旱极”的敦煌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的缩影之一,目前已基本形成三道绿色屏障,大大提高了防风阻沙能力,减少了沙尘暴发生频率。敦煌市林业草原事务中心主任夏生福23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介绍说,近年来,敦煌因地制宜在重点区域采取工程治沙、封沙育林(草)、沙化土地封禁

内蒙古阿拉善: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战开工

2月28日,内蒙古阿拉善盟2025年“三北”六期工程防沙治沙项目暨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战开工仪式在阿拉善右旗举行。为有效遏制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蔓延,阿拉善各族干部群众连续40多年在大漠戈壁植树造林种草,累计防沙治沙近1亿亩,已经在三大沙漠边缘构筑起一道“绿色防线”,形成“合围”之势。今年,阿拉善盟将补齐全面合龙的最后“缺口”,打通全线贯通的最后“断点”,用1856公里的防沙阻

内蒙古2024年日均完成生态治理6万多亩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获悉,2024年内蒙古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2442万亩,约占全国总任务的45.8%,日均完成生态治理6万多亩。2024年6月15日,牵引播种机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防沙治沙项目区种柠条。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摄据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局长王肇晟介绍,去年内蒙古完成防沙治沙1954万亩,居全国首位。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顺利推进,治理沙化土地238万亩、配套新能源装机2727万

敦煌守护者的坚守与担当

对全国人大代表汪万福的采访,是一场关于坚守与传承的对话。他用质朴的话语讲述着敦煌的故事,从防沙治沙到文物修复,从生态保护到民生关切,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采访中,汪万福说得最多的是“责任”二字。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不仅要为文化遗产保护发声,更要为民生福祉建言。他的建议总是经过深入调研,汇聚了基层群众的心声,字里行间满是对文化遗产和人民群众的敬畏和深情。马富春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