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

新春走基层|假期里,那些守护铁路工程一线的建设者

新春佳节,多地铁路工程不停工。工地上,建设者守护施工一线,以奋斗姿态迎来蛇年新春。华北平原,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施工现场。正月初五一早,中铁十四局津潍高铁项目春节留守负责人逄栋像往常一样带领值守工班巡查现场。图为盾构机维保人员在检查盾构机液压系统。(中铁十四局供图)“盾构机各处巡视部位都要仔细检查一遍,为年后大干奠定基础。”在逄栋的带领下,工人们对盾构机的刀盘、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关键部位逐一检查

我国首套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任务

(记者 闫东洁)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我国首套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完成5000米高寒高海拔、复杂地形地貌地区的地质勘查任务,为国家重大铁路建设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该套系统为我国首套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原铁路建设工程穿越海拔2500米到5000米的高寒高海拔地

甬舟铁路建设加快推进 连接陆地与千岛之城

中新网舟山2月11日电 (钱晨菲 许文峰)初春时节,乍暖还寒,东海之滨甬舟铁路建设现场却热潮涌动。“叮……叮……”2月11日,在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舟山侧掘进现场,施工工人正在“穿针引线”,通过控制器操作拼装机,把一片片管片精准拼接在隧道壁上,仿佛在给隧道披上一层坚固的“盔甲”。连接浙江宁波与舟山的甬舟铁路西起宁波东站,经宁波市鄞州区、北仑区,舟山市金塘岛、册子岛及舟山本岛,东至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

电力卫士余亨明:守护黄百铁路建设的“生命线”

在黄百铁路的建设工地上,有这样一位身影,他总是迎着晨曦出发,伴着星光而归。他就是被大家亲切称为“老余”的电工余亨明。清晨时分,大地还沉浸在黎明前的静谧之中,当第一缕曙光尚未完全穿透那层黑暗的帷幕,老余已整装待发。他熟练地背起那个具有年代感且透着一股铁锈味的深绿色且沉重工具包,义无反顾地迈着坚定的步伐奔向施工现场。那料峭的寒风似乎无法阻挡他坚定的步伐,身影在风中显得格外坚毅。老余的安全帽下,是一张黝

越南总理下令,轨距与速度必须与中国对接,开工日期已经确定

关于中越铁路建设的问题,一直都备受外界关注。这主要是因为中越两国的关系,一直以来也都还不错,因此不少人此前一度认为,中越铁路的建设问题,应该不会是什么难事。结果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越南在这个问题上竟然会咬得这么紧。而在这一问题上,双方的主要矛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越南想要借机要求中国向他们转让铁路建设技术,二是中国要求越南国内的铁路车轨应该要统一,与中国“车同轨”。这几年中越铁路的建设问题就因

《新闻联播》 20250222 19:00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保障我国水安全; 2.【再访脱贫村 振兴气象新】壮大富民产业 托起稳稳的幸福; 3.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4.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创新突破; 5.【代表委员履职故事】贺丹:完善失能老人照护体系 激发银发经济活力; 6.全国已设置11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7.【文化中国行】科技助力古籍“藏”与“用”; 8.国内联播快讯

原创 狂砸3200亿修浙赣粤运河!江西的最后机会,能恢复千年前荣光吗?

在中国古代的主流王朝时期,将近1000年的时间里,江西一直都相当于南方的“中原”,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然而自清末以来,江西的历史地位却不断下降,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时期,“环江西经济带”的戏称显示了其尴尬的境遇。但今天,江西省不惜狂砸3200亿,修建浙赣粤大运河,这或许是改变江西“国运”最后的机会。江西的千年之盛在魏晋以前的秦汉时期,中原是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在南方比较兴盛的也就是湖北和安徽

中粮国际与巴西Rumo公司合作,扩大对巴西铁路建设投资

近日,中粮集团旗下中粮国际与巴西最大铁路运营商Rumo公司宣布,双方将合作扩大对巴西铁路建设的投资,提升巴西内陆产粮区向桑托斯港的铁路货运能力,以改善当地农粮产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此次合作中,中粮国际将投资购买火车机车、货车等,Rumo公司将利用其铁路运营网络提高物流运输规模。这些设备将主要用于巴西中西部地区、圣保罗州内陆区向桑托斯港运输谷物和糖,预计年运输量可达400万吨,货物运输效率将得到显著

“非洲地区最现代化的铁路建设项目之一”(新时代中非合作)

清晨,肯尼亚蒙内铁路内罗毕火车站。站在旅客通道的天桥上望去,远处的恩贡山连绵起伏,一列货车正从横跨内罗毕国家公园的铁路高架桥上驶来;近处的货场上堆满了集装箱,一台台叉车来回穿梭,将货物装载到排起长龙的卡车上。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肯尼亚标轨铁路,分为蒙内铁路(蒙巴萨至内罗毕段)和内罗毕—马拉巴标轨铁路一期(内罗毕至苏苏瓦段),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建项目,也是肯尼亚实现2030年国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