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

北京“城之源”考古新成果 发现3000余年前的燕都“北二环”

享有北京“城之源”美誉的琉璃河遗址,是北京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城市遗迹。自2019年重启考古发掘后又有突破性发现,考古人员在已发掘的北城墙遗迹北侧,又发现外城墙和外城壕。外城墙和外城壕北段。(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图)琉璃河遗址城北平民墓地部分墓葬分布。(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图)记者:庞元元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考古发现:北京“城之源”拥有“内外城”

自2019年重启考古发掘后,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琉璃河遗址又有突破性发现。考古人员在琉璃河遗址以往发现的北城墙遗迹以北约350米处,发现外城墙和外城壕,证实城市结构至少为两重,突破了对西周燕都城市复杂性的传统认知。2月28日,这一成果在琉璃河遗址考古新成果专家评议会上公布。“曾有学者认为琉璃河遗址发掘出的城址面积较小,应该存在外城,这一轮考古终于找到了证据。”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馆员、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科普大课堂启幕

在全球气候变暖挑战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以科学普及为己任,贯穿2025年“国际冰川保护年”期间,开启“‘博物之旅 川越古今’科普大课堂”系列文化科普讲座活动。作为国内首家以第四纪冰川遗迹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该馆通过跨学科、多维度的创新科普实践,为公众搭建一座连接地球科学、生态保护与人类文明的桥梁。聚焦冰川科学,解码地球密码第四纪冰川遗迹是地球环境演变的“天然档案”,其研究对揭示气候

瞭望 | 龙:多元一体的精神图腾

龙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龙的起源是探寻中华文化源头的重要依据。考古发现的龙的遗迹、遗物和图像充分、丰富且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文| 王巍 徐峰二里头遗址绿松石堆塑“龙”龙是中国史前先民们创造的具有神性的动物,在中华文化中具有标识性地位。中华民族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对龙的信仰和崇拜历史悠久。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了用石块在地面上摆成龙的形状,长度达十余米。在河南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