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

舞剧《天下大足》在渝首演

本报电(记者王欣悦)日前,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为创作蓝本的舞剧《天下大足》,在重庆大剧院连演3场,就此拉开了该剧2025年全国巡演的序幕。《天下大足》故事围绕着少年小福展开,他因躲避战乱逃至大足境内,被生活在山崖下的工匠们所救。从此,小福与石刻结下不解之缘,见证了修建摩崖造像的艰辛与不易,也感受到了工匠们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舞剧分10个篇章呈现。在开凿场景的舞蹈中,演员们用刚健有力的舞姿,展现出

山西太原:中长期石窟寺调查新增一处隋唐时期石窟

近日,太原市文物局考古人员在进行石窟寺调查中,新增一处隋唐时期的石窟,为了解太原地区石窟增添了新材料。新增的这处石窟为佛回寺石窟,位于太原市晋源区程家峪内天龙山北脉的山腰处,整个石窟开凿在一块巨石上。工作人员现场测量后发现,整个石窟长8.2米,高4.26米,厚1.63米,已经倾斜,东高西低,东部底端断裂,向上翘起1米多。据了解,佛回寺石窟体量较大,在太原地区的石窟调查中算是中型石窟。从现状看,这处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杰作!在嘉德艺术中心看见“青州微笑”

“我们哭着降临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2020年央视《如果国宝会说话》这句台词火爆出圈,也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1996年出土于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的造像艺术瑰宝。有别于寻常所见造像的“庄严”,沁入人心的“青州微笑”成为这批造像最为迷人之处。随着新春佳节临近,备受瞩目的“看见微笑——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于2025年1月19日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正式开幕。嘉德艺术中心携手青州博物馆、临朐博物馆、安丘市博

闽江学院闽台融合研习社走进泉州惠安一瓣香妈祖文化展览馆

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2日电(柯嘉雯 吴金敏 朱品霖 邱与宸) 两岸共临水,妈祖聚福缘。妈祖文化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凝聚两岸同胞的一条纽带。2月26日,闽江学院闽台融合研习社一行师生赴泉州惠安,围绕“妈祖文化・青年传承”主题开展专项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一瓣香妈祖文化展览馆,对话馆长孙子璇女士和在馆志愿者,深入探究福文化之妈祖文化在推动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中的青

云冈石窟第1窟、第2窟因考古调查临时封闭

中新社大同2月10日电 (记者 胡健)云冈研究院10日发布消息称,因开展考古调查工作,云冈研究院2月11日起对第1窟和第2窟采取临时封闭,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第1窟和第2窟是云冈石窟最东端的洞窟,为一组双窟,开凿于公元471年至494年。两窟外壁东西两侧各残存一座单层方形佛塔。洞窟上开明窗,下开窟门,平面为方形,平顶,中心塔柱直达窟顶,四壁开龛造像,可供僧人绕塔参禅礼拜,为典型的塔庙窟。据考证,

跨越时空的造像艺术史诗!新春来嘉德艺术中心“看见微笑”

近日,北京嘉德艺术中心新春展“看见微笑——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开幕,该展由嘉德艺术中心携手青州博物馆、临朐博物馆、安丘市博物馆、寿光市博物馆、博兴县博物馆,联合呈现一场跨越千年的艺术盛宴。本次展览集结了近50件来自魏晋南北朝时期珍贵文物,无论是从艺术风格的演变,还是雕刻技巧的展现,每一件文物都堪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其中,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佛造像更享有“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改写

因考古调查工作开展,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

记者从云冈研究院了解到,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第1、2窟是云冈石窟最东端的洞窟,为一组双窟,开凿于公元471年~494年。洞窟上开明窗,下开窟门,平面为方形,平顶,中心塔柱直达窟顶,四壁开龛造像,为典型的塔庙窟。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青州之衣 氛围感的重要所在

◎黑择明展览:看见微笑——古青州佛造像艺术特展展期:2025.1.19-3.12地点:北京嘉德艺术中心第一次到青州,是多年前一个夏日的午后。当然,是直接奔着青州博物馆的龙兴寺出土佛造像去的。不是很热,但也没有一丝凉风,太阳很大。可能因为是午休时间,街上没几个人。这都让古城显得更安静了些。青州博物馆当时还没有建新馆,连上世纪90年代风格的白瓷砖、绿琉璃都还是簇新的。游客也屈指可数。但也正因此留下了“

因考古调查工作开展,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

记者从云冈研究院了解到,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第1、2窟是云冈石窟最东端的洞窟,为一组双窟,开凿于公元471年~494年。洞窟上开明窗,下开窟门,平面为方形,平顶,中心塔柱直达窟顶,四壁开龛造像,为典型的塔庙窟。(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