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

双向六车道!总台移动大巴带你打卡黄茅海跨海通道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今天(12月11日),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总台记者搭乘总台大巴,随第一批上桥的车辆,行驶在黄茅海跨海通道上。在黄茅海跨海通道的珠海一侧开往江门的方向不到一公里处,就是跨海通道的两座主桥之一 ——高栏港大桥。5座标志性的索塔若隐若现,就像音符一样错落有致,桥面则如同长龙卧波,蜿蜒向前。来到这里,才能够真正感受到这一超级工程的“超级”二字所代表

超级工程+1!珠海、江门交通互联产业互通,谋划联动发展新篇章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今天(12月11日),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黄茅海跨海通道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全长约31公里,历时四年半时间修建,连接珠海市金湾区平沙镇和江门市台山市斗山镇。通车后,广东珠海至江门的通行时间,从1个多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左右。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开通将加速粤西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连接,直接带动珠海与江门两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流通,促

黄茅海跨海通道成生蚝“黄金销路”!运输时间省半小时→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眼下正是广东江门台山生蚝最肥美的时节,依托黄茅海跨海通道,分布在台山沿海各镇的台山蚝产销两旺,以更快的速度送达粤港澳大湾区,端上食客的餐桌。年底的台山市海宴镇望头码头异常忙碌,码头边上排满了接货车,工人们正忙着将一串串带壳生蚝装进车内。码头不远处的生蚝交易配送中心是台山蚝上岸后的重要一站,十多名工人围坐蚝堆前,加班加点采蚝、撬蚝。每年11月至第二年4月,是台山蚝丰收的季节。

深中通道迎开通后首次春运!新通道助力文旅消费 拓宽发展之路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2024年刚建成投入使用的深中通道迎来首次春运。熙熙攘攘的车流间,都是哪些人穿行在归家、游玩的路途中?一座超级工程,又给他们的新年、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春节假期来临,在中山的一家餐厅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座无虚席。一条新通道,不仅带来了文旅消费的激增,也为更多年轻人拓宽了发展之路。从深圳宝安到中山,最快几分钟、最慢也不过20分钟就有一辆跨市公交,单程18元,这

2025年广东两会首场“委员通道”开启!金点子频出助力高质量发展

今日(14日)上午,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如约开启,来自经济、文艺、科技等不同界别的6位省政协委员走上通道,为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抛出诸多“干货”。赋予中国制造更多中华文化内涵、把“绿叶子”变“钱票子”、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算力融合……通道现场,委员们回应社会关切,畅谈履职心声,一个个有温度的“金点子”和“接地气”的好建议不断涌现。算力“引擎”智引未来赋予中国制造“文化灵魂”

委员通道|卢宇彤:算力互联互通赋能大湾区融合发展

今日(14日)上午,在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来自科技界的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提出建议,以算力互联互通赋能大湾区融合发展。“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火箭,那么算力就是火箭的加速器,是承载和推动人工智能迈向实际应用的决定性力量。”在卢宇彤看来,广东拥有广州和深圳两大国家级超算中心,还建有韶关数据中心集群、鹏城云脑、横琴先进智能

梅龙高铁迎来首个春运预计到发旅客达76万人次

2025年春运于1月14日拉开帷幕,至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这是梅龙高铁迎来的首个春运“大考”。据悉,春运期间梅龙高铁预计每天开行列车26对,较春运前增加15趟。梅龙高铁作为梅州地区首条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350公里/小时的高速铁路,始发站梅州西站,春运期间客流增长较大。节前以探亲流、旅游流,节后以务工流、学生流为主,预计在整个春运期间,该站到发旅客达76万人次,日均到发旅客约2万人,与去年春

委员通道|吴正丹:拓展杂技魅力,讲好中国故事

“我期待,越来越多有理想、肯奋斗的年轻人投身杂技事业,凭着你们与生俱来的活力与闯劲,创造出更多精品力作,不断推动中国杂技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舞台。”今日(14日)上午,在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艺术总监吴正丹建议,拓展杂技魅力,讲好中国故事。吴正丹介绍,中国杂技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杂技,

委员通道|张伟涛:赋予中国制造更多中华文化内涵

“在推进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中,我们制造业产品的‘中华元素’‘中国精神’体现还不充分。”今日(14日)上午,在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版本馆副馆长、广州国家版本馆馆长张伟涛提出建议,应赋予中国制造更多中华文化内涵。张伟涛建议,需要出台政策措施,扶持工业设计服务企业和中小微、初创制造企业成长。通过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设置相关奖项、举办产品设计专题展

代表通道|张弩:医疗资源定向扩容和下沉,推进“零距离”医疗服务

1月15日,广东省人大代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弩在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上接受记者采访,就如何统筹推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提出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医改不断深化,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张弩表示,广东是经济大省,医疗资源相对富集。广东也是人口大省,常住人口超过1.27亿,实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