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

年轻人为何喜爱“新中式”(纵横)

无论是作为美学风格还是生活方式,近年来,“新中式”都备受年轻人喜爱。如今的“新中式”,早已不限于穿搭、饮食、美妆等领域,而是广泛延伸、不断出新,一次次掀起“出圈”热潮。“新中式”价值内核没变,形式却在不断变化。从穿汉服、化唐妆、围炉煮茶,到练八段锦、品中式茶饮、打卡古建筑,年轻人从这些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如有媒体总结的,“新中式”不止停留在物质生活层面,当代青年的精神世界在“新

乌鲁木齐:居民自发成立艺术团丰富文化生活

2月26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新民路邻里中心,腾飞艺术团的演员们为周边邻居们奉上一场传统戏曲专场演出。新民路邻里中心已吸引70余个由社区居民自发成立的艺术团队,涵盖越剧、京剧、秦腔等十余个传统戏曲队伍,同时还有舞蹈、器乐、模特等队伍,目前总人数已达1500余人,并举办文化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图为艺术团演员在场边候场。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2月26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新民路邻里中心,腾飞艺术团的演员们为周

(新春走基层)浙江宁波百年戏台迎新春 舞狮戏韵年味浓

中新网宁波2月2日电(林波)狮头高昂,威风十足;狮尾摇摆,活灵活现……2月2日,在位于浙江宁波天一阁的秦氏支祠的戏台前,精彩纷呈的舞狮表演与越剧折子戏轮番上演,为游客们带来别样春节年味。越剧演出现场。 天一阁博物院供图 秦氏支祠是浙东地区民间艺术的集大成者,从设计理念到布局装饰,均依据江南传统的营造法式,在装饰上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具有与众不同的宁波地方风格。舞狮现场。 

《我的大观园》编剧:陈丽君版贾宝玉符合当下审美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记者 上官云)“开票后秒空”“剧场内座无虚席”……大型原创越剧《我的大观园》热度不断,以至于有网友感叹“一票难求”。这部越剧改编背后有哪些故事?戏中陈丽君饰演的贾宝玉是否符合预期?最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跟该作品的编剧、剧作家罗怀臻聊了聊。他认为,通过《我的大观园》,陈丽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自己的表演才能,不仅成功塑造了一个“贾宝玉”,也为表演艺术做出了某种探索和贡献。《我的

演艺IP打造正当时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本报记者 韩轩近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春节期间的演出在国家大剧院正式收官。不少观众走出剧场时,手里都拿着购买的蛇年台历或是精美的冰箱贴,用小小的文创产品珍藏美好的观演记忆。近年来,《只此青绿》《红楼梦》《新龙门客栈》等舞台佳作相继出圈后,纷纷在文创周边、电影改编、文旅融合等赛道发力,通过打造IP凝聚起更大的文化价值,也为演艺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范例。从演出到文创衍生品助力

看,乡村文化生活“实力圈粉”(国际人士看中国乡村全面振兴)

在贵州榕江,“村超”国际范儿越来越足;在四川崇州,川派盆景艺术不断走向世界;在浙江嵊州,来自世界各地的戏迷共品越剧韵味……中国各地乡村文化生活不断出新出彩,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不少来华外国人士切身感受到中国乡村生活新气象,在中国乡村收获越来越多的幸福感。“从一张张笑脸上,我看到了村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绿茵场上,中外球员各施其技;比赛间隙,侗族琵琶歌、苗族芦笙舞等表演轮番上阵……回

今晚看春晚丨浙江卫视集结越剧天团,央视戏曲晚会走进太原

为办好2025蛇年春晚,卫视平台纷纷将文化艺术创意与AI技术紧密结合,不断提升春晚视音频质量和全媒体传播效果,这些地方台春晚更是因地制宜结合各地不同的文化地域特色,为春节电视荧屏献上了丰富多元的文化大餐。以下是1月30日的节目单。越韵中国年——2025越剧春节晚会播出时间:1月30日19:30播出平台:浙江卫视嘉宾阵容:蔡浙飞、陈丽君、方亚芬、胡浩彬、黄美菊、李晓旭、李云霄、茅威涛、裘丹莉、陶慧敏

春夏演出季上新,东方艺术中心预热20岁生日

以“锦绣山河·乐动人间”为主题,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发布2024/25春夏演出季,寓意以中国色为线索、以多国对话为核心,打开世界艺术的山河版图。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2024/25春夏演出季 海报3月至8月,48台69场演出将在东艺陆续登台。3月7日-9日,由黄磊、何炅、孙莉等主演的《暗恋桃花源》,将在春日烂漫时开演,为春夏演出季揭幕,带来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同时,东艺将在今年夏天迎来20周年,一系列

“小百花”越剧新作《我的大观园》首演

1月19日晚,杭州·蝴蝶剧场(小百花越剧场)内座无虚席。观众从全国各地赶来,观看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精心打造的大型原创越剧《我的大观园》首演。该剧是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以“青春靓丽”为标杆,沿袭《五女拜寿》“满台生辉”的创新力作。这是一次对经典作品的现代解读,也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全新对话。《我的大观园》讲述了贾宝玉在社会与家庭磨砺下的成长故事,唱响了一曲婉转动人的青春颂歌。它以贾宝玉的视角观察和思考“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