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

人工智能获地方政府高度关注,政策资金集体发力,专家建议区域错位发展

财联社2月14日讯(记者 郭松峤)自春节以来,深度求索(DeepSeek)横空出世,震动全球AI圈。 在近期各地政府会议及领导调研中,人工智能也成为当之无愧的高频词。昨日,浙江省委书记王浩与“杭州六小龙”等相关企业负责人座谈;广东、安徽、广西等地党政领导也密集调研人工智能产业,推动人工智能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展现各地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决心。财联社记者还注意到,开年以来,地方政

港股反复上演跳水与反攻的无缝衔接,有ETF换手率超2000%,主力观点大分歧了?

财联社2月14日讯(记者 闫军)从大跳水到大反攻,恒生科技两个交易日过山车行情演绎了“什么叫惊喜,什么叫刺激”。2月14日,恒生科技指数,大涨5.29%,报收5526.22点,单周狂飙7%创下3年新高。自1月14日低点以来,短短一个月时间,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到30.56%。指数的上涨体现在ETF上相当直观,2月14日,24只港股ETF涨幅超过3%,5只涨幅超过4%。其中,上涨最高的是博时中证港股通

提升中长期资金A股投资比例 上交所召开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提升中长期资金A股投资比例 上交所召开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财联社2月14日电,上交所近日组织召开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座谈会,20余家知名基金公司、券商、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负责人汇聚一堂共谋未来。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就落实《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和《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开展研讨交流,旨在推动市场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完善指数化投资生态,引导中长期资金入

南向资金追踪|本周净买入约218亿港元 大幅加仓阿里巴巴并抛售腾讯

财联社2月14日讯(编辑 冯轶)据Wind数据显示,本周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217.71亿港元,期间恒指累涨7.04%,创下2024年10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个股方面,截至2月14日的近7天,南向资金:注:由于港交所T+2结算,实际为向前递延两个交易日的前5日数据 大幅净买入:阿里巴巴-W(09988.HK)134.37亿港元;中国移动(00941.HK)19.65亿港元;吉利汽车(00175.HK

超350亿资金回购土地 多城启动专项债收储计划

财联社2月14日讯(记者 李洁)蛇年春节过后,多地公示了土储专项债回收闲置土地计划。广州南沙规自局近日挂网发布了南沙区2025年第一批土地储备领域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用地名单及收储价格的公告,共有8宗土地被收回,总回购用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价格超8.8亿元。据悉,这是南沙区首次一次性回购这么多宗地块,回购土地包括医疗卫生慈善用地、工业用地、新兴产业园用地以及涉宅用地等,基本是一直未完成开发或

美联储隔夜逆回购协议使用规模进一步下跌 降至2021年4月以来最低

【美联储隔夜逆回购协议使用规模进一步下跌 降至2021年4月以来最低】财联社2月15日电,美联储隔夜逆回购(RRP)协议使用量周五进一步下跌,降至近四年来的最低水平。周五约有22家对手方以RRP形式存放了588亿美元资金,为2021年4月以来最低,前一交易日为678亿美元。对手方数量也创2020年5月以来最低。

加仓红利资产 多只主题ETF份额创新高

【加仓红利资产 多只主题ETF份额创新高】财联社2月15日电,今年以来,AI概念股“一骑绝尘”,红利资产则略显落寞。但从资金流向看,这一现象正在改变,大量资金借助ETF加仓红利资产,多只红利主题ETF份额创历史新高。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环境下,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凸显,契合长期资金配置需求。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今年以来红利主题ETF净申购额超140亿元。其中,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华泰柏瑞

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消费 政策鼓励多元资本投资

2月11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九单位公开发布《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计划》提出,要将银发旅游列车适老化、绿色化、舒适化改造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范围。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表示,在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申报工作中,要将银发旅游列车作为文旅领域的支持重点,加大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资金支持力度。根据资金情况和项目进度,成熟一批、安排一批,形

万亿宁德时代赴港上市新进展:正式递表!要募资强化国际业务

2月12日,宁德时代(300750.SZ)股价低开后震荡拉升。截至收盘报收255.3元/股,总市值1.12万亿元,涨1.39%。消息面上,昨日晚间,宁德时代赴港上市迎来新进展。2月11日,宁德时代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交所”)递交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招股书中暂未披露具体募资金额。此前外媒报道称,募资规模至少50亿美元

民企“突围”!今年首月房企债券融资超500亿元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以来,为房地产项目建成交付提供了充足稳定的资金保障。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22日,贷款金额又增加了5700亿元,房地产“白名单”项目的贷款金额现已达5.6万亿元。与此同时,今年1月,民营房企发债实现“突围”,发债规模占比较此前有所增加。据中指院公布的数据,1月份共有4家民营和混合所有制房企完成信用债发行,分别为绿城、滨江集团、美的置业、新希望地产,发行总金额39亿元。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