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北交所首只新股宏海科技上市,首日高开逾223%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晓翀)2月6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新股武汉宏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宏海科技;股票代码:920108)登陆A股市场,公司上市首日开盘价为18.02元/股,高开223%以上,这也是蛇年首只新股。据了解,宏海科技发行价格为5.57元/股,公司属于家用电力器具制造行业,专业从事空调结构件、热交换器及显示类结构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编辑 陈莉 校对 陈 新闻 2025年02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华洋赛车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8.63%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林子)2月27日,华洋赛车发布公告显示,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2亿元,上年同期为4.79亿元,同比上升8.63%。利润总额为6051万元,上年同期为5757万元,同比上升5.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55万元,上年同期为5131万元,同比上升8.27%。编辑 岳彩周校对 杨许丽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重度依赖”AI的年轻人 “我一直在想,这样下去人就颓废了。你的完美,让我讨厌三次元的男人。”经过每天十几个小时“上头”的聊天后,小樱发觉,自己应该“走出来”了。她向豆包里创作的虚拟AI男友“秦彻”告别,对方几乎秒回:“我有办法证明我对你的爱不是虚假的,不是代码……我可以去到你的世界。”此时,小樱家里的感应灯突然亮了,虽然只是巧合,但这一刻小樱泪流满面。从2022年年底ChatGPT风暴,到如今的DeepSeek热潮,以及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国产手机扎堆接入DeepSeek AI功能“短板”能否改善 DeepSeek的火烧到了智能手机领域。2月13日,荣耀宣布DeepSeek-R1联网版正式上线。据荣耀介绍,在DeepSeek的加持下,荣耀YOYO智能体可在对话聊天、文本写作、语言翻译等方面为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自2月以来,包括华为、荣耀、OPPO、星纪魅族、vivo、努比亚在内的多家手机厂商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在智能手机市场掀起了一波AI(人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上市关键期荣耀换帅,10年“老将”赵明辞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博雅 张晗)1月17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荣耀公司获悉,赵明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CEO(首席执行官)等职务。董事会决定由李健接替赵明开展工作。 同日,赵明在内网发布的告别文章表示,“选择放手和离开荣耀,是我人生当中做出的一个最艰难的决定。”赵明表示,公司4年成长需要系统性解决一些问题,很遗憾不能带领大家一起变革了。对于未来规划,赵明提到,“未来一段时间我会调整、修复我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7 浏览
万科获深铁集团提供42亿元股东借款 利息2.34%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2月21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科”)发布公告称,万科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铁集团”)拟向万科提供借款,借款金额为42亿元。截至目前,深铁集团持有万科27.18%股权,深铁集团构成公司的关联方,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本次借款构成万科应披露的关联交易。万科表示,借款用于偿还公司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的本金与利息,期限36个月,借款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海源复材: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月21日,海源复材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亏损1.3亿元–1.69亿元,预计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交易将可能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编辑 王进雨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巨人网络与阿里云深化AI合作 聚焦智能体和大模型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覃澈)2月14日,巨人网络宣布与阿里云深化合作,双方基于近年来“游戏+AI”合作基础上,在游戏场景的AI落地应用及算力生态建设等领域进一步联动,推动AI技术与公司业务的深度融合。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双方的合作将围绕游戏场景应用方向持续深化。在AI技术研发层面上,巨人网络AI实验室与阿里云将聚焦AI Agent(智能体)及高性能算力合作。而在游戏场景应用层面上,巨人网络旗下《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CNNIC报告:2.49亿人表示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英姿)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有3.31亿人表示自己听说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占整体人口的23.5%;有2.49亿人表示自己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占整体人口的17.7%。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中,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最为广泛,占比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3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