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

2月逾110家科创板公司获机构调研 AI医疗成市场关注重点 还有这些方向受瞩目

《科创板日报》3月3日讯(记者 黄修眉)据财联社星矿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2月1日至2月28日,机构投资者共调研了11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其中,按申万二级行业统计,来自半导体、医疗器械、IT服务的企业数量最多,接受机构调研数量超100家的公司共有10家。具体来看,联影医疗、索辰科技、传音控股、安必平、卓易信息这5家公司接待的调研机构投资者数量最多,分别达305家、210家、194家、175家、1

英国能源安全与净零战略部一行赴上海环交所调研

【英国能源安全与净零战略部一行赴上海环交所调研】财联社3月3日电,英国能源安全与净零战略部英国碳市场副司长查尔斯·欧文·刘易斯一行2月26日上午到访上海环交所。双方认为,中英两国碳市场的交流与合作,能够进一步帮助双方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和挑战,为支持两国绿色低碳经济转型做出积极贡献。

履职一年间,代表委员关心什么、做了什么?又对哪些问题 “咬着不放”?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过去一年里做了什么?围绕民生关切、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法治建设等问题,代表委员们四处走访,足迹遍布社区街坊、企业车间和科研一线,有人积累了翔实调研报告,有人收到全国各地的来信。3月3日,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将启程赴京,把这些声音带到全国两会。从长三角一体化到科技成果转化,从民营经济到消费提振,数不清的建议和提案中,有些已经落实,有些尚未解决,代表委员们

履职一年间丨在冰场上调研 滑雪教练把基层冰雪运动“好声音”带到全国两会

记者见到李云峰时,他正带着学生们在亚布力滑雪场进行训练。他告诉记者,滑雪场不仅是他日常工作的地方,也是他调研履职的重要场所。一有空闲,他就会与前来滑雪的群众交流沟通。李云峰说,在他的调研过程中,不少人都提到了关于冰雪人才的话题,这也是他一直关注的方向。随着我国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现在,从北方到南方,冰雪体育项目逐渐成为“全民热潮”。去年的全国两会上,他提出关于构建国家滑雪人才体系的建议,其中一些被

张毅委员:发挥法律专业优势 交出合格履职答卷

中新社上海3月2日电 题:张毅委员:发挥法律专业优势 交出合格履职答卷中新社记者 陈静“履职尽责,要选题准、深调研,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即将赴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张毅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图为张毅委员参加调研。(资料图,受访者提供) 全国政协年度好提案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之前,张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人大代表十多年。这位资深律师表示,了解真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调研需

谢延翠代表:为低空经济“探路”

中新网哈尔滨3月2日电 题:谢延翠代表:为低空经济“探路”作者 史轶夫 王秀晶2025年全国两会前夕,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质量中心主任工程师谢延翠仍在加紧调研走访。谢延翠(中)在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厚板厂调研国产大飞机用铝合金材料研发生产情况。张雪濛 摄 作为一名低空经济领域用铝合金材料科研工作者,谢延翠体会到行业发展不易:“低空经济产业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大、产品

民建会员在黔江区“两会”上积极履职

中新网重庆新闻3月2日电(余宝生)2月26日至3月2日,黔江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黔江区六届人大六次会议隆重召开。民建黔江区委会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责,为助力黔江区奋力打造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诤言、谋良策,发出民建好声音。会员中的30名区政协委员和4名区人大代表在“两会”期间以饱满的参政议政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建言资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民建黔江区委会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

把基层声音带到人民大会堂

刚选上全国人大代表时,刘明群总是担心,自己是否具备足够的代表性。参加了多次履职调研后,她说,人民群众选了她,她就要为基层发声。我国选举法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刘明群来自基层,又在一次次履职调研中深入基层,倾听、记录一线声音。她用实际行动展示了环卫工人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里的风采,她还将持续扎根基层,反映更多环

全国人大代表刘明群:“埋头”清洁城市 “抬头”尽责履职

还没走进清洁站管理间,刘明群的笑声就先传出来了。两年前,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这位北京市石景山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二队密闭式清洁站的操作工提醒自己少说话,多学习,“怕说错话了”。如今,这位从基层一线走出来的全国人大代表多了几分自信和从容,聊起自己的故事更是滔滔不绝。故事的开头要从1997年说起,那时的刘明群还在老家四川泸州“搞活路”(四川方言,打工——记者注),连“椒盐味儿”的

“青春在西部绽放最美的花”

【连续报道·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光明日报通讯员 袁雪霏“当初您为什么选择来西部边陲?”“从小在江南水乡长大,您是怎么适应这里的干冷和风沙的?”“您说感恩西部托举您成长,能具体讲讲吗?”……今年寒假,西南政法大学启动“青年西部强国行暨西部校友寻访”专项调研,从全校选拔组建了75个学生团队,前往西部12个省区市,寻访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的校友。出发前,每个团队都研习了一份特殊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