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知名作家路远用《守望者》书写山乡巨变 中新网呼和浩特2月24日电 题:知名作家路远用《守望者》书写山乡巨变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在呼和浩特城郊水磨村一处寂静的屋子内,年过六旬的作家路远每天吃罢早饭后,就会坐在书桌前开始新著创作。“空旷的屋子里就我一人,偶尔,写到兴奋处、顾不上吃饭时,会用泡面对付。”路远是个快手,外界传说他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把30万字的长篇小说《守望者》初稿写完。“其实,我足足用了6个多月才完成初稿。”图为作家路远。 路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看!中国网文“一键”出海(“融”观中国) 网络文学《全职高手》海报。网络文学《我们生活在南京》海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上,观众在展览区参观。 杜建坡摄(人民视觉)扫码二维码,阅读“融”观中国主页扫码二维码,观看“潮起东方”视频第3集3亿,是中国网络文学(简称网文)在海外的用户规模。凭借独特的创作风格与成熟的产业模式,中国网文逐步成为一个风行世界的文化品牌。从东南亚到欧美,从线上翻译到多形式IP开发,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一部将绿色低碳理念与美学完美融合的佳作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主任闫世东作序,20余位院士、专家、学者担任学术顾问,人民日报数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人民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宋明霞撰写,陈慧玲绘图、廉子健翻译的《我的绿色低碳生活》一书,前不久由中国电力出版社以中英文双语出版发行。这是一本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传播绿色低碳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2024年10月,上海市民最关注哪些文章?最新数据来了! 10月伊始,沪上喜迎国庆长假,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光影节等大型活动联袂登场;从月中到月末,上海时装周、2024全球数商大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活动接踵而至……秋高气爽,上海正以时不我待的精气神,抓紧拼经济、促发展。与此同时,16区官方微信公号作为政务传播创新的主力军,也在各内容领域持续加大“马力”,力求做精做好做强“指尖服务”,承载新征程新担当,生动展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上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国图“文津阅新”开讲 为当代青年解惑 人民网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刘颖颖)2月15日,国家图书馆“文津阅新”第十期活动“2025,跟这个世界谈谈——《世界作为参考答案》新书分享会”,在国家图书馆学津堂举办。本次活动由国家图书馆与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共同主办。新书分享会由主持人陈鲁豫担任主持,《世界作为参考答案》的两位作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刘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与现场近300位读者齐聚一堂,围绕这本聚焦当代青年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二十四小时图书馆:不打烊的文化驿站 傍晚的北京城市图书馆 受访者供图在城市的街角,有着这样的场所,无论白昼黑夜,大门始终为求知者敞开——这就是24小时图书馆,如同一颗颗文化明珠,镶嵌在城市版图上,悄然改变着城市文化风貌,成为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北京市通州区,作为首都副中心标志性文化建筑的北京城市图书馆平均每天接待上万人。白天,进入图书馆的人络绎不绝,阅读区坐满了读者,艺术文献馆、元宇宙体验馆等区域吸引游客打卡拍照。夜幕降临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所借图书丢失,市面无货咋办?武汉图书馆灵活服务暖人心 极目新闻通讯员 陈越 周云近日,一位读者因不慎遗失图书而无法继续借阅。按照标准化流程,读者应以相同版本图书替换,但图书馆馆员查询后发现该书因版本老旧已无法在市面找到。为了不影响读者继续借阅,图书馆馆员主动为其办理了特殊延期还回手续,并暖心提醒:“找到书再带回来就行!”这一贴心举措,瞬间化解了读者急需借书的燃眉之急。目前,武汉图书馆广泛采用自助借还书系统,读者借阅图书后需在30天内归还。若超过规定期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除夕至初二闭馆!长沙市图书馆公布春节假期开放安排 1月25日,长沙图书馆发布公告:为了方便读者来馆阅读学习,结合滨江文化园开放通知,我馆1月28日(除夕)至1月30日(初二)闭馆,1月31日至2月4日(初三至初七)开放,具体安排如下:2月5日(初八,闭馆)。来源:长沙图书馆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