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改进文风,是新闻媒体的“常课”

王慧敏 光明日报创刊75周年前夕,我在报社资料室查阅社史时,看到这样两份史料—— 第一份是抢渡金沙江前夕,刘伯承发给朱德的报告,全文24个字:“皎平渡有船6只,每日夜能渡一万人。军委纵队5日可渡完。”另一份是抗美援朝时期,彭德怀打给党中央的报告,只有6个字:“饥无粮,寒缺衣。” 党史专家认为:短电报体现了好文风,好文风折射出好作风,好作风是我军打胜仗的基础! 文风,就表象来看,是指“文章所体现的思

少儿阅读呈爆发式增长!宁波图书馆2024年度阅读报告出炉

甬派客户端记者黄银凤通讯员陈莹今天(2月23日),宁波图书馆发布《2024年度阅读报告》。全年接待读者247万人次、图书流通448万册次、举办活动1856场……2024年,宁波图书馆通过优化服务、拓展资源、创新活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年度成绩单。宁波市民阅读热情与文化需求与日俱增。那么,2024年,最受市民欢迎的是哪一类书籍?哪个年龄层的市民最爱看书?市民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一起来看看吧。全民

古书新韵 纸墨传香——北京古旧书市探访记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杨淑君)3月的第一天,恰逢农历二月初二,北京报国寺内一大早就热闹非凡。青砖灰瓦的建筑群前,非遗舞狮踏着铿锵鼓点跃动翻腾,“旧书新知·读书报国”北京报国寺古旧书市在这里开市。3月1日,“旧书新知·读书报国”北京报国寺古旧书市开市。新华社记者 杨淑君 摄近百家展商、300余个特色展位,集中呈现逾万册古籍文献珍品……人们徜徉于书海之中,或手捧书卷细细品读,或寻寻觅觅“心头好”。

浙江宁波38岁宝妈博士毕业“告白”图书馆:时光不负有心人

中新网宁波2月22日电 题:浙江宁波38岁宝妈博士毕业“告白”图书馆:时光不负有心人作者 张斌 石承承近日,浙江宁波图书馆的读者邮箱收到一封“告白信”。这封信回溯了一位叫“徐徐”的读者从2021年2月辞职考博,直至2024年12月博士毕业的经历。“除了在校上课,我博士期间所有的研究都是在宁波图书馆精心推敲、雕琢……”这几天,一个关于“陪伴”的故事在信中徐徐展开,在网络上引发不少人共鸣,感动了许多读

陈年喜:一个矿工诗人“出圈”之后

【编者按】在去年末的一场年度演讲里,我们又见到了陈年喜,一个“出圈”后仍在用文字寻找归途的民间创作者。在地下600米听煤矿中震耳欲聋的爆破声,转而将沉默中积攒的力量、阅历淬炼成文字,他就是这样在寂静中喧响。上了访谈节目、直播带货,他的生活看起来触达了更远的彼岸。但尘肺病让他不得不重返老家休养,一边卖书、卖香菇,一边思考如何在收缩的故土里,重构精神家园。这也是作者王迪与他对话的开始,好奇他如何从自己

中国新发展理念为何成为国际公共产品?(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看到有外国人士说,许多全球南方国家代表团到中国城市乡村参观,想要借鉴中国发展经验,中国新发展理念正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一国的发展理念也可以成为国际公共产品吗?——人民网网友15****9这位网友的观察很仔细。的确,越来越多外国朋友到中国参观,学习借鉴中国新发展理念和经验。创新之都深圳,去年就有10余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前来参观科技企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首提地浙江安吉,入选联合国“生

一部将绿色低碳理念与美学完美融合的佳作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主任闫世东作序,20余位院士、专家、学者担任学术顾问,人民日报数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人民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宋明霞撰写,陈慧玲绘图、廉子健翻译的《我的绿色低碳生活》一书,前不久由中国电力出版社以中英文双语出版发行。这是一本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传播绿色低碳

《午夜游乐场》| 每日一书

《午夜游乐场》,[美] 吉迪恩·斯特勒 著,[意] 玛丽娅基娅拉·迪·乔治 绘,贝贝熊童书馆 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25年1月。这是一本反思人类与动物关系的无字绘本。当午夜降临,森林边的游乐场回归了寂静,野生动物们在黑暗中出现,一只浣熊拉下电闸,过山车等游乐设施重新亮起霓虹灯。动物们像人一样,在游乐场里拿着森林中的果实当作钱币,扮演着工作人员和游人的角色,鹿在摇椅上飞舞、獾开着碰碰车、熊赢得了

宁夏图书馆举办“金蛇献瑞·书香迎春”元宵节活动

中新网宁夏新闻2月9日电 (记者 于晶)2月9日,由宁夏图书馆精心策划的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在宁夏图书馆启动。本次活动以“金蛇献瑞·书香迎春”为主题,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阵地作用,推出“闹元宵,猜谜语”“喜乐闹元宵”绘画摄影作品征集、快乐假期等多项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将春节传统文化体验与节日氛围紧密相连。在二楼中厅举办的“闹元宵,猜谜语”活动现场,宁夏图书馆精心准备了500条谜语,这些谜

女性藏书家出版回忆录,揭示简·奥斯汀背后被遗忘的女作家群

电影《傲慢与偏见》(2005)剧照。今年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Jane Austen)诞辰250周年。这位作家在世时一度沉寂无名,直到其去世多年后,她的作品才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与奥斯汀的沉寂相似,她所生活的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被认为并未出现杰出的女性写作者,以至于坊间流传,她的成名部分取决于“同龄人的相对劣势”。近日,一部由知名藏书家撰写的《简·奥斯汀的书架》(暂译,Jane Aus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