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

寒假将至,警惕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陷阱,网警来支招!

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游戏成为许多小学生喜爱的娱乐活动。然而,部分小学生为了绕过游戏的防沉迷系统,使用大人身份证信息登录游戏网站,却因此陷入了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导致财产受损等一系列问题。受骗案例:运城小学生被诱导盗走家长微信运城市盐湖区一名小学生在用家长手机玩游戏时,被不法分子以赠送“游戏皮肤”为由,诱导添加其社交账号,并套取了家长的有关账号、手机号、邮箱验证码,试

原创 三大消息:最大“敌人”突然现身;中方必须提高警惕;上百国收到通缉令

美军的到来使得波兰在地理和军事上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波兰不仅是对抗俄罗斯军事扩张的前沿阵地,更是北约在东欧的战略枢纽。美国通过加大对波兰的军事支持,不仅向俄罗斯传递了强烈的威慑信号,也增强了波兰在与俄罗斯接壤的敏感区域中的防守能力。在波兰的西部边境,多个北约国家的联合军演也已经开始。这些演习不仅提高了波兰军队的作战水平,还让邻国保持警觉,进一步加剧了东欧的军事紧张局势。第二个大消息,据环球网消息,

警惕落入“情绪消费陷阱”

从虚拟商品“爱因斯坦的脑子”全网爆火,到远程叫醒、陪聊、哄睡等服务在各大电商平台热销,近年来,情绪消费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为促进情绪消费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日,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情绪消费潜藏的风险。所谓情绪消费,顾名思义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受到个人情绪影响而做出的消费行为,它具有消费虚拟化和心理补偿性等特征。情绪消费可以帮助消费者一定程度

抢火车票“加速卡”靠谱吗?加钱和没加钱效果一样

在第三方平台上买张“加速卡”,抢票成功率能从53%提升至95%,这靠谱吗?铁路12306科创中心副主任单杏花表示,曾经测试,加钱和没加钱最后的效果一样。在12306上看到车票售罄,票肯定没有了。第三方平台显示有票,也是诱导行为。12306没有跟任何第三方开展合作,没有提供加收费用、好友帮抢服务。建议旅客一定要点候补,系统会按先到先得的顺序配票。

为牟利竟在路上“撒刀片”,黑心车行老板落网

静安公安分局破获一起恶意割坏电瓶车轮胎、诱导修车谋取私利的案件。静安公安分局供图 静安公安分局破获一起恶意割坏电瓶车轮胎、诱导修车谋取私利的案件。静安公安分局供图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20日电(记者 殷立勤)城市道路本应是市民安全出行的通途,然而,在静安区的沪太路上,竟有人暗中设局,让不少骑行者遭遇“扎心”意外。近日,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公安分局经缜密侦查,成功破获一起恶意割坏电瓶车轮胎、诱导修车谋取私

莫让抢票“歪风”吹散春节团圆梦

春节临近,返乡车票一票难求,第三方平台却借机搅乱市场,各种噱头操作拉满,让人眼花缭乱,推出的一系列抢票服务看似贴心,实则利用大家返乡的急切心理暗布陷阱,由此引发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诱导购票歪招频出,践踏购票规则底线。春节返乡高峰来临,抢票难成为众多旅客面临的严峻挑战。一些第三方平台为谋取私利,打着帮助大家回家的旗号骗取流量,公然宣称“可抢未开售车次”和“铁定有票”,以此诱导旅客选择跨站多买、上车补

马上评|沉迷App的老人不能只靠大学生“解救”

日前有媒体报道,近年来大学生放假回家后,有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为家里老人解决手机出现的问题。如今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让老年人开启丰富上网生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部分老人“手机沉迷”的问题:有老人在“奖励”“返现”广告的诱导下,日夜不停地刷着各类App。有老人的手机里塞进了一百多个App,占了手机桌面六七页,造成内存不足、频繁死机。老年人往往时间充裕,对各种网络推广“小恩小惠”的伎俩缺乏辨

马上评|加速只是噱头,抢票软件为何还在诱导用户花钱

铁路12306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1月21日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抢票软件吹嘘的“加速包”,是一个忽悠旅客的噱头,实际上旅客加钱和没加钱最后的速度都是一样的。澎湃新闻当晚在携程旅行、同程旅行、美团、去哪儿网、飞猪App、航旅纵横、智行App、高铁管家等8家平台进行实测,发现这些平台均提供了收费的抢票服务,且成功率并不能得到保证。值得注意的是,抢票“加速包”并不是第一次引发争议和关注。早在2021年

团队已解散?《少女的王座》被质疑诱导消费,星辉娱乐回应

2021年开服数月后便停更,却一直推出周边并举办线下活动。近日,多位消费者向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消费曝光台”投诉,游戏《少女的王座》去年突然宣布停服,玩家被告知游戏团队早已解散,但游戏一直推出周边及举办线下活动,企业有诱导消费者充值的嫌疑。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星辉娱乐(300043.SZ)旗下这款乙女游戏《少女的王座》官方已于2024年11月两次发文,就停运、退款问题进行公告,并称该游戏于今年1

训机构突然愿意退费?上海市民喜出望外,赶紧联系!警方最新发布

收到快递要给你“退费”有这样的“好事”?当心! 这是骗子伪造政府部门、公司、机构文件以退费名义实施的骗术近日上海市民朱先生收到一个快递包裹包裹内有一张落款为某教育机构的退费公告并附有一个二维码朱先生想到之前确实在网上办理过相关教育培训便信以为真起初, 朱先生购买了1000元的基金试水,很快1200元的回款就到账并顺利提现了,这让他彻底相信购买基金就能完成退费, 于是分多笔往账户里充值了共计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