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新春走基层)“90后”非洲小伙:以诗会友 体悟诗意中国

中新网昆明2月4日电 (时文枝)“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我学中文的第12年,也是在中国过的第9个春节。”云南师范大学尼日利亚籍国际学生拉希德(Olajide Rasheed Olalekan)说,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春节因为有弟弟而格外温暖,“为了让首次过春节的弟弟感受地道中国年,我还特意准备了压岁钱。”今年30岁的拉希德来自非洲人口和经济大国尼日利亚。2013年,随着中非合作领域持续

资讯有故事丨穿汉服、学篆刻、爱古城……韩国留学生金花利说“我来中国值了!”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各国留学生选择求学中国,他们在这里学习生活,见证中国各领域的发展变化,搭建起中外沟通的友谊桥梁。韩国留学生金花利在韩国担任过中文教师,2023年来到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攻读硕士。金花利:刚到北京的时候,我发现北京特别大,晚上特别漂亮。我特别喜欢北京的建筑物,走进故宫之后,我心想这里我一天都走不完。古人到底是怎么在这个皇宫里生活的?

“梅花诗会”绽放文化魅力,广东省写作学会文化活动走进白云山

1月12日,“云山诗会”系列活动之“梅花诗会”在广州市白云山梅花谷举办。活动由广东省写作学会、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联合主办,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明珠楼管理中心、广东省写作学会诗歌创作专委会、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诗歌研究中心、广东省国学教育促进会诗歌教育专委会协办,旨在通过诗书画创作与交流,进一步推动白云山风景区的文化发展,为游客带来一场文化与自然相结合的盛宴。当天

我的“诗人梦”

那年七月龙眼熟,我和几个小伙伴攀爬在树上摘龙眼,忽听树下有人叫我的名字并喊道:“考上啦,考上啦!”我一激动,忘了自己是站在树枝上,双脚用力一跺,“哗啦哗啦”,连同树枝树叶一起坠落下地。整个过程脑子一片空白,懵懵懂懂地发现自己站在了泥土地上,我才有了脚踏实地的真实感。啊,暨南大学,我考上大学了。这“从天而降”的惊喜,相隔半个多世纪了,我仍清晰记得。我考上大学,村里人奔走相告,母亲和我却是又喜又忧:要

玛丽·奥利弗:回归自然,找到自己在万物中的位置

“我想让我的诗尊重/虔诚的心,世界的光;/无需言语,就说尽一切的愉悦。”这是美国女诗人玛丽·奥利弗的写作愿景。在访谈中,她对这一愿景表达得更明确,她说:“我认为在作品中,或者在作品所呈现的事物中,必须有一种整体的构思。它的意图是什么?它的主题是什么?它的推动力是什么?我总是在进行这种构想。究竟想表达什么呢?显然,我希望表达的是一种快乐。”玛丽·奥利弗(Mary Oliver,1935-2019),

蓉城诗意满新春 乐享“文化年”成过节新风尚

新华社成都2月2日电(记者董小红)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作为蕴含诗意的节日,春节期间,成都“诗歌圣地”杜甫草堂人气火爆,梅花凌寒而开,诗歌乐舞愉悦祥和,一场场沉浸式文化表演让市民及游客尽情“解锁”诗意新春。古韵新风,正在释放年味新体验。“黄四娘”“高适”“杜甫”等历史人物现身,穿越千年再度相逢,并开始“诗歌对垒”。“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引得台下观众高声诵

赏梅祈福 正月初七游草堂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4日,成都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博物馆正如陆游诗中所写,梅花绽放,暗香浮动。人们扶老携幼,相偕至草堂祭拜诗圣杜甫,赏梅祈福。2月4日上午举行的祭拜诗圣杜甫活动的现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供图)相传女娲在正月初七捏泥造人,这一天也被称作“人日”。农历正月初七不仅是民间传说里女娲造人的日子,更是纪念诗圣杜甫的重要时刻。同为唐代诗人的高适就

纪念潍坊获评“国际和平城市”四周年诗歌朗诵会举行

大众网记者 范素娟 潍坊报道1月21日,潍坊获评“国际和平城市”四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正式启动,首场活动“向往和平 象旺潍坊”诗歌朗诵会在潍坊市图书馆举行。诗歌朗诵会在器乐合奏《欢乐颂》中开场,朗诵者们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讲述着爱与和平的故事。小说《乐道院》《坊子小镇》《一条伞绳》片段,将人们带回到二战时期的潍县;《铁床和鸡蛋的故事》通过国家一级文物“铁床”,传递了中西方人民超越生死的深厚情谊;《狂雪》

潍坊获评国际和平城市四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诗歌朗诵会举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小杰1月21日,潍坊获评国际和平城市四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正式启动,首场活动“向往和平 象旺潍坊”诗歌朗诵会盛大举行。启动仪式后,诗歌朗诵会在器乐合奏《欢乐颂》中开场,接下来是内容丰富的各色节目。《铁床和鸡蛋的故事》讲述国家一级文物“铁床”体现的中西方人民超越生死的深厚情谊;小说《乐道院》《坊子小镇》《一条伞绳》片段,将人们带回到二战时期的潍县;“鸭子行动队”成员、百岁老人王成汉

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今日举行,成都文化沃土滋润文学繁花盛放

成都,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天府之国,孕育出了深厚且灿烂的文学底蕴,成为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圣地。今(18)日,由四川日报社主办,川观新闻、成都市文联协办的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成都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等嘉宾来到现场,参加这一文学盛会。这场文学的盛会,不仅是对过去一年优秀文学作品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