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马上评|AI写作,为什么让诗歌刊物坐不住了

《青春诗刊》公众号截图诗歌刊物遭受AI写作的困扰,接连发表拒斥声明,非常罕见。这一方面说明AI写作能力正在飞速进步,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另一方面也警告:AI写作如果无节制地泛滥下去,可能会给人类的精神世界带来一系列混乱。AI写作正让诗歌真假难辨说到AI写作、写诗,其实在DeepSeek之前,就已经出现多年了。例如,早在2017年,微软数字人小冰就出版了一部诗集,名曰《阳光失了玻璃窗》。在诗集出

贾浅浅简历更新,西北大学文学院回应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 实习生 尹兰 傅妍彤贾平凹之女贾浅浅于西北大学文学院官网公示的简历信息已于近日更新。澎湃新闻注意到,更新后的简历信息披露,贾浅浅已于2024年12月完成其在西北大学的博士学习,目前已获博士学位。此外,其在西北大学本科学习经历由“1998年9月至2003年7月”修改为“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西北大学文学院官网截图对此,西北大学文学院工作人员2月24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

贾浅浅简历更新,回应来了

澎湃新闻注意到,更新后的简历信息披露,贾浅浅已于2024年12月完成其在西北大学的博士学习,目前已获博士学位。此外,其在西北大学本科学习经历由“1998年9月至2003年7月”修改为“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西北大学文学院官网截图对此,西北大学文学院工作人员2月24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不清楚学院官网贾浅浅信息更改一事,但官网上老师的个人信息均由本人提供,包括贾浅浅在内。根据目前施

德州天衢新区赵虎镇开展“辞旧迎新 畅想未来”诗歌朗诵会

为丰富辖区群众文化生活,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2月18日,德州天衢新区赵虎镇文化站开展“辞旧迎新 畅想未来”诗歌朗诵会。“天地有杆秤,功过为百姓,甘苦心自知,来去两袖风……”活动在诵读者的诗歌声中拉开帷幕,诵读者精神饱满、感情充沛,用诗歌畅想未来,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充满诗意的视听盛宴。此次诗歌朗诵会,不仅丰富了辖区群众文化生活,使大家感受到了诗词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还进一步增强了辖区群众的凝聚力

钢枪与诗行 戍边警察吴振的边境纪事

吴振常年奋战在打击跨境违法犯罪一线 “继续扛枪修身写诗”,是吴振2025年的计划。吴振出生于1983年,是云南边检总站德宏边境管理支队移民管理警察,常年奋战在打击跨境违法犯罪一线,曾荣立1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一位诗人,吴振的诗集《边境书》由作家出版社最新出版,收录了他在戍边生涯中创作的140余篇边塞诗作。吴振表示,自己作为移民管理队伍中的普通一员,用诗歌记录八千

戍边人的心曲

本报电(记者张鹏禹)“要克制,此去边境千里,跋山涉水/要放松,保持漂亮的姿势,一路往上奔跑/如果累了,就选一朵云坐下,看干净的风景/界碑太近,要说干净的话,山河无恙或者乾坤朗朗……”诗人吴振在《白露花垭口》中写道。作为国家移民局警察,吴振在边境工作近20年,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创作而成的诗集《边境书》不久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三辑,分别为“我安静地向边境走去”“我爱这潮水般的幻灭和希望”“如此渺

在成都,遇见杜甫(书里书外)

在成都,遇见杜甫(书里书外) 阿 来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21日第 20 版) 《阿来讲杜甫成都诗》:阿来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图为邱佳铭《草堂胜概图》(局部),选自《阿来讲杜甫成都诗》一书插图。公元759年冬天,为寻找一个存身之地,杜甫从秦岭深处的同谷县出发,携家带口,来到成都。到765年离开,他在成都与蜀中生活了6个年头。在此期间,他写了200多首作品,显现他的情趣与胸怀,显现他集

我的学生在课堂上写了一首情诗 | 重新遇见语文课②

“重新养育自己”是这两年社交媒体上流行的一种说法。当我们已经成年,回顾自己的成长轨迹,难免遗憾地发现小时候可能并没有被正确地对待。苛刻的要求、打击的言语、残酷的比较,也许来自父母,也许来自老师。当时的养育者各有自己的局限,好在今天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已经有能力善待自己。“重新养育”可以是改变对待自己的态度,体验新的关系,也可以是换一种方法学习那些原本感兴趣,但被考试吓退的知识。2024年我们推送了一篇

在铁与火的岁月中成长!国内首部穆旦权威传记出版

近日,《穆旦传:新生的野力》由译林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首部穆旦权威传记,也是作家邹汉明历时十七年心血之作。诗人、翻译家穆旦(查良铮)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最早开拓者。《穆旦传:新生的野力》以穆旦的生平经历为线索,结合他各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完整叙写了穆旦作为一个诗人的一生,也写出了一个在铁与火的岁月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努力不懈、为现代汉语的成熟而建立的不朽功绩。同时,作者追踪勘测了他那些不朽诗歌的源头

东西问丨李春蓉:从东方到西方,“诗仙”李白何以情动世界?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电 题:从东方到西方,“诗仙”李白何以情动世界?——专访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李春蓉中新社记者 高凯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与巅峰之作,李白的诗歌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而且受到西方汉学界与文化界的广泛关注与推崇。李白的诗歌以豪放洒脱、境界高远、意境广阔著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跨越了时空与文化的界限,穿越时空,不仅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持续探讨与研究,亦深深打动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