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

广州新增一家三甲医院,试运行前三天免挂号费

新京报讯 据“中国广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六院”)知识城院区已于昨日(2月19日)试运行,并开放部分门诊区域。试运行前三天(2月19日-21日),门诊免挂号费。试运行开放的门诊区域有内科(普通内科、内科专科)、外科(普通外科、外科专科)、妇科、产科、生殖医学中心、儿科、皮肤科和中医科。病房、手术室、内镜中心及急诊(含急诊ICU)将于3月中上旬逐步开放。中山六院

山东淄博:中医日间诊疗中心惠民生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试点推出中医日间诊疗服务,打造“随治疗、随回家”的新型住院模式。符合收治条件的患者入院后床位费、护理费按现行收费标准的30%执行,切实减轻了患者就医压力。同时,日间诊疗中心还充分发挥“医联体”作用,开展远程诊疗、验方、煎药服务,发挥中医适宜技术“简、便、验、廉”的治疗优势,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2月26日,在淄博市博山区中医院日间诊疗中心,医护人员在为患者康复治疗。新

规范智能床安全性、宠物诊疗服务 一批国家标准发布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一批国家标准。在百姓生活方面:发布智能床国家标准,强化智能床产品的安全性、舒适度、适老化等要求,适应居家、养老等不同场景使用需求。发布医疗保健产品灭菌、人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等4项国家标准,推动提升医疗产品质量水平和医疗诊断检测能力。发布失禁者用尿液吸收剂两项国家标准,有利于提升尿液吸收类康复辅助器具质量水平。发布消费品售后服务方法与要求国家标准

上海:运用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推动名老中医药专家诊疗学术经验数字化整合和挖掘利用

【上海:运用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推动名老中医药专家诊疗学术经验数字化整合和挖掘利用】财联社2月25日电,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印发《2025年上海市中医药工作要点》,运用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推动名老中医药专家诊疗学术经验数字化整合和挖掘利用,探索海派名医智慧化传承新模式。加强各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建设,优先推荐妇幼领域中医专家建立国家级工作室。

流感如何防治?2025版流感诊疗方案,了解一下!

日前,《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发布,明确了我国已上市对流感病毒敏感药物,具体包括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阿比多尔。流感如何鉴别诊断?流感如何防治?临床表现有哪些?综合|@人民日报、国家卫健委网站来源:法治日报

DeepSeek成了“老中医”?AI能看病但也别迷信 |快评

▲在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诊疗场景,AI展现出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尤其被看好。图/IC photo近期,不少在AI工具上求医问药的帖子火了,DeepSeek化身“老中医”开药方。据封面新闻报道,2月20日,记者在DeepSeek上进行问诊,提出“鼻塞、不通气,但不咳嗽、不流鼻涕”的症状,要求开具中医处方。DeepSeek提出了导致该症状的三种可能性:鼻炎、外感风寒或肺脾气虚,并生成处方建议、煎服方法和注意事

国际罕见病日:警惕关节肿块,可能是“腱鞘巨细胞瘤”

自2008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2月最后一天设为“国际罕见病日”,旨在促进社会公众和政府对各类罕见病及罕见病患者群体的进一步认知和关注。尽管罕见病发病率较低,但病种繁多,患者数量不容小觑,仅我国就有近2000万患者在与罕见病持续做斗争, “罕见病”其实并不“罕见”。很多时候,它们离我们也许只有一步之遥。例如很多人可能都经历过手脚或膝关节处突然长了个肿包的情况,这种症状往往容易被认为是腱鞘囊肿或

多方面修订完善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印发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日前两部门联合印发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此版诊疗方案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进一步完善了发病机制、病理以及临床表现,增加了临床轻型和中型分型,完善了重型和危重型标准,细化了抗病毒治疗原则以及重症病例呼吸、循环等支持治疗措施,对中医辨证治疗予以调整优化。方案中指出,在流感流行季节,即使临床表现不典型,特别是有流感重症高危因素或住院患者,仍需考虑流

滨医附院高压氧舱升级后正式开诊

为进一步提升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经过前期精心筹备和规划建设,2月13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高压氧舱升级后正式开诊运行。滨医附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玉玖,党委委员、科技处处长、康复医学科主任李伟,党委委员、医务处处长、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石斗飞,以及相关部门、科室负责人参加开诊仪式。滨医附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玉玖讲话王玉玖在讲话中表示,高压氧舱升级后正式开诊,是医院提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