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

中方移除了在我钓鱼岛周边的浮标?外交部回应

2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日本海上保安厅称,中方移除了在钓鱼岛周边海域设置的浮标。会上,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就此事提问。郭嘉昆 资料图。图源:外交部网站郭嘉昆表示,中方在有关海域布设水文气象观测浮标,符合中国国内法和国际法。目前有关浮标已完成其在原站位的作业任务,根据科学观测实际需要,中方有关单位对其实施了自主性、技术性调整。

“一座足球场大”的小行星或撞击地球?概率有多大?

近日,全世界近期再次对一颗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产生了担忧。有新闻报道,一颗直径约100米的小行星2024 YR4,正在往地球奔来。科学家们预计,它将可能于2032年12月也就是7年后,与地球相撞。同时,联合国首次启动《行星安全协议》,加速构建行星防御体系。这颗小行星真的会撞地球吗?▲NASA提供的2024 YR4小行星图片━━━━━这颗小行星是什么来头?据《中国科学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

氢纳米团簇“超流体”现象首获观测

【氢纳米团簇“超流体”现象首获观测】财联社2月26日电,一个国际科研团队首次在实验环境中观察到低温条件下氢纳米团簇展示出“超流体”特性,这意味着氢原子能够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流动。在此之前,这种量子状态仅在氦中被观测到。详细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

美团将于近期公布“取消骑手超时扣款”具体方案

【美团将于近期公布“取消骑手超时扣款”具体方案】财联社2月12日电,美团2月11日公布“取消骑手超时扣款”新进展,称去年12月起开始在华东部分城市观测实验了“取消众包骑手超时扣款”,在此期间,当地众包骑手们的超时情况可免责。结果显示,在节假日、远距离订单等场景中,订单超时的情况相对较多,部分消费者的体验受到了一定影响。同时,在观测区域中,新骑手的超时率显著大于老骑手。美团方面表示,目前已根据本次的

“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逐冰而行

近日,“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正在渤海冰区逐冰而行。“中山大学极地”号是我国高校首艘极地破冰科考船,具备极地全海深科考能力。“中山大学极地”号在渤海冰区顺利完成船-岸海冰协同观测,首次在北半球最低纬度的海冰区,成功尝试了卫星遥感-无人机航飞-科考船联动的多学科海冰同步观测,为发展极地立体观测技术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记者:郑天虹、杨淑馨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2月1日傍晚天宇有好戏:金星、土星“抱”月

2月1日,正月初四,金星、土星、蛾眉月会在傍晚的西南方天空中上演一场双星“抱”月的戏码。届时只要天气晴好,这幕“星月对话”肉眼可见。通常情况下,除太阳、月球之外,金星是天空中肉眼能看到的最亮的星。当它作为晨星出现在黎明时的东方天空时,我国民间称其为“启明星”;当它作为昏星出现在黄昏时的西方天空时,我国民间称其为“长庚星”。2025年1月7日在北京西城区拍摄的明亮金星。(王俊峰 摄)从2024年下半

日本鹿儿岛近海发生5.2级地震

中新网2月4日电 据日本TBS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2月4日凌晨4时15分,日本鹿儿岛近海发生5.2级地震。据报道,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震中位于奄美大岛东北方向近海。鹿儿岛十岛村观测到震度为3级的较强烈震感,此外,奄美市、濑户内町以及鹿儿岛市等多地都有明显震感。此次地震未引发海啸。来源:中国新闻网

第7颗“紫金山”!我国新发现一颗彗星

人民网北京1月19日电 (唐佳)近日,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一颗新彗星,命名为C/2025 A3 (Tsuchinshan)。“这是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第九颗彗星,也是第七颗以‘紫金山’命名的彗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助理工程师徐智坚介绍说,它的名字与去年回归的肉眼可见的明亮彗星C/2023 A3(紫金山-阿特拉斯),编号同为A3。根据公布的轨道根数显示,这颗彗星运行在近日距5

我科学家观测到最强逻辑形式量子关联

2月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教授、许金时教授和数学科学学院马杰教授等,联合国内研究团队,开发了适合研究单体高维量子系统的可扩展光学体系,成功观测到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科学·进展》上,《新科学家》杂志专题报道了这项成果。1989年,国外学者Greenberger、Horne和Zeilinger(GHZ)首次预言了态依赖的逻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