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原创 5千个师+4万个团!冷战时的中国为打苏联坦克,要让2亿人参战?

对于很多90后和00后的军迷粉丝朋友们来说,解放军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提出的“新三打三防”应该并不陌生,那就是以“打隐形飞机、打巡航导弹、打武装直升机;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防侦察监视”为主的军事训练科目。“新三打三防”之所以会出现,与包括海湾战争等在内的上世纪90年代的多场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有关,解放军原有的诸多训练重点科目已不再适合现代战争所需,故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动。既然是“新三打三防”,那

原创 苏联航母在中国被“击沉”!军舰着火为何难扑灭?

苏联于冷战时期打造的“基辅”级载机巡洋舰的2号舰,即被中国买下并改造成航母公园的“明斯克”号,看来是难以善终了。其在江苏南通遭遇了一把大火,原因可能是对该舰进行拆除改造的施工人员因器材使用不当所产生的火星,最终酿成了这场火灾。从现场画面来看,“明斯克”号基本烧了一天一夜,消防人员始终难以彻底扑灭明火,直到第二天上午才控制住了火势。于是可能有人就要问了,军舰天天漂在水上,怎么着起火来却这么难扑灭呢?

原创 诞生50年仍被吹是“灭俄神器”,乌军的F16,能击败俄军苏35吗?

乌克兰太有趣了,F-16战斗机上前线都要专门发布消息,似乎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在乌克兰的一档电视节目中,乌军哈尔科夫作战战术部队发言人维塔利·萨兰采夫表示:“乌军的F-16战斗机已经在前线投入使用,哈尔科夫地区的防空系统加强,让俄罗斯战机的飞行变得更加危险。”看到这里,不知道各位资深军迷有没有笑出声来,“蛐蛐”F-16战斗机,上个前线都值得发个消息吗?这灭俄神器,真就不带更新迭代的吗?哈尔科夫作

原创 俄乌双方为何均无显著突破?装甲集群学说过时,苏联那套不好用了

俄乌真的是打的好慢呀!最近很多信源说俄军在多条战线上取得突破,我赶紧去看了下作战地图,好家伙,俄军又在前线打下来几个村子和防风带,在克拉斯诺格夫卡和沃尔昌斯克打下来几条街;看完之后不禁感叹,俄乌打了两年了,战场还是在乌东部顿巴斯地区!这场战争怎么了?每天双方要永久损失超2000名士兵,为啥还是推不动呢?俄乌双方均进展缓慢仔细分析后我得出来一个结论,这场战争真就卡在军事科技革命这个门槛上了,恰恰就在

原创 俄罗斯恐是“悟空”?苏联解体留下的“根”,对乌开战或等于闯关

最近黑神话·悟空很火,其中一个结局提到,孙悟空死后被分为6根,其中5根被各路妖怪分走,只有1个叫“意”的根无法分离出来。海事先锋不打游戏,但是对军事颇有感悟,把游戏和如今的战略格局联系起来,也别有一番趣味。比如,现在的俄罗斯,似乎就是苏联解体之后,被西方、北约、欧盟各路“妖魔鬼怪”分走5根之后,留下的唯一那个“意”。西方仍将俄罗斯视为假想敌此话怎讲呢?英国曾有一部政治喜剧,叫做《是,首相》,剧里面

原创 明明能造导弹艇,为何解放军不立即淘汰鱼雷艇,莫非情怀作怪?

说起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对此有了解的人应该都能说出它的名字,那就是由费穆老师担任导演,京剧名家梅兰芳先生主演的《生死恨》。那么,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名鼎鼎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首部彩色影片又是哪一部呢?没错,那就是于1959年1月1日上映的《海鹰》,这部以反映人民海军鱼雷艇部队传奇作战经历的影片,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以蓝白相间的条纹为主的海魂衫和以白色为主要基调的55式海军常服,再加上影片中多次出

原创 乌军英勇作战却没人同情?虽是保卫国土,但却犯下数典忘祖的大错

中国网友为何对乌克兰没有太多同情呢?不否认有一部分“乌友”存在,但是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乌友”依然属于小众群体,这一点从各路信源的受关注程度就能看出来:亲俄和中立的信源粉丝多、流量大;而亲乌信源如“尼禄”等,则粉丝和流量都比较少。为何没有太多人同情乌克兰呢?中国网友的心理倾向,确实值得一番探究。战场上的俄军说起来,此次俄乌冲突,乌克兰还属于是守卫国土的一方,而且乌军士兵的抵抗意志也算顽强,同俄军在

原创 苏联解体30多年,俄罗斯设计5款航母,不如直接买中国外贸型号?

回想12年前,“辽宁舰”的服役让中国结束了没有航空母舰的历史,也让我们成功摘掉了“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无航母国家”的帽子。如今,我们的航母数量已经仅次于美国,成为了全球范围内航母数量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美国。而现在看来,与中美两国同为“上三常”的俄罗斯,倒似乎可能会在未来面临沦为“五常之中唯一无航母国家”的危险。在船厂维修中的“库兹涅佐夫”号我们知道,作为俄罗斯海军唯一的航空母舰,“库

原创 比选航天员更早!中国56年前就开始研发太空食品?(一)

关于中国在航天领域所展现出来的技术水准和实力之强悍,想必已经没有人会轻易怀疑。我们已在这方面成功跻身世界一流水平,距离超越身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美国这一“阶段性小目标”,正在越来越近。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到“神舟”飞船,再到“昊龙”货运航天飞机和“天宫”空间站,一个个技术密集型“大玩具”可谓是让人目不暇接。硬件没得可说,软件自然也不能落下,在各类保障性工作和产品中,身为“吃货大国”子民的各位粉

原创 国产宽域空间飞行器试飞曝光!7马赫冲刺,还有必要造轰20吗?

终于,又一款国产新型装备的技术细节,失去了昔日“过于先进,不便展示”的“凡尔赛光环”,转而成为了“不够先进,可以展示”。当然,这只是相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放到全球范围内来看,“鸣镝”系列宽域飞行器依旧是诸多国家在未来几十年内“可望而不可即”的先进产物。MD-19与“双尾蝎”无人机分离在由中科院和湖南卫视联合制作的《以先辈之名 立时代新功》系列宣传片中,出现了国产宽域飞行器进行返场试飞的高清画面。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