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综合征

应对“节后综合征”,指南来啦

即将告别春节假期,你有没有不想上班、不想上学、不想起床?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还不太适应?如何调整?指南请收好↓↓↓01什么是“节后综合征”?长假后,出现失眠、疲乏无力、精力不集中、情绪不太好等现象,甚至有些人会感觉心慌胸闷,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这就是“节后综合征”。哪些因素会导致“节后综合征”?专家提示,如果您出现下面几种表现,就需要引起注意了。睡眠紊乱。假日期间,身体缺乏充足的休息,

上班时间有变!有人“失眠、心慌胸闷”

今天是大年初七也是“人日”也意味着春节假期余额即将清零重要提醒!本周上班时间有变!本周六(2月8日)要上班!本周六(2月8日)要上班!本周六(2月8日)要上班!“上4休1”不少网友表示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还不太适应如何调整“节后综合征”?这份指南请收好↓↓什么是“节后综合征”?看看你“中招”了吗长假后出现失眠、疲乏无力精力不集中、情绪不太好甚至有些人会感觉心慌胸闷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这就

“假期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不太适应?心理医生支招这样“收心”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有些上班族工作存在效率低,老人难以适应突然恢复的清静日子,孩子无法安心为即将开始的学校生活做准备的现象,这就是我们说的“节后综合征”。为此,记者采访了石家庄市第八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副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彭倩,请她为大家支招如何“收心”,远离“节后综合征”。“节后综合征”不是疾病“长假结束,我有时会出现上班没精神头的状态,感觉全身哪儿都不舒服

克服“节后综合征”,关键要积极调整状态

孔德淇春节长假结束了,劳动者又回到熟悉的办公桌前。不过,一些人的生物钟还停留在“夜宵配春晚”的轻松惬意里,还没有走出假期营造出的心理舒适区,睡眠紊乱、手机沉溺、疲劳焦虑等症状纷至沓来,“节后综合征”如期“报到”。每到长假收尾,医学专家们都会及时科普“节后综合征”有关知识,并给出应对之策。从医学角度看,“节后综合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疾病,而是长假期间生活习惯的改变引发的暂时性不适。即便如此,这些不适

警惕“节后综合征”!

春节假期结束,很多朋友在假期中的饮食、作息等与日常区别较大,在节后通勤中易出现各种生理或心理不适的“节后综合征”表现,进而对交通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公安交管部门提示车辆驾驶人,可从提前调整作息、合理规划行程、做好车辆检查、途中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驾驶心态以及注意饮食健康等方面采取措施,共同保障节后道路出行安全畅通。隐患1:注意力不集中“节后综合征”常导致人们难以迅速从节日的轻松氛围中转换到工作状态,

开工前一天就失眠?“节后综合征”治愈指南,请查收

蛇年开工第一天,你的状态如何?是否也感受到这些不适呢?失眠、犯困、浑身无力焦虑、烦躁不安没胃口、消化不良如果节后上班你是这种状态,别怀疑,这是典型的节后综合征。节后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假期结束后突然回到工作或学习状态,身体和心理难以适应而产生的一系列不适症状。不过,也不用太害怕,这份春节“收心大法”可以帮助大家尽早和节后综合征说再见,将身体调整至最佳状态。停止熬夜,恢复生物钟很多人放假期间会肆无忌惮地

别忘了本周六要上班!这份“节后综合征”自救指南请收好

根据放假安排,本周休2天,上4天,再休1天。注意,本周六(2月8日)要上班!距离下一个假期还有59天根据2025年的放假安排,春节过后的下一个法定节假日是清明节,4月4日至4月6日放假调休。也就是说,还有2个月左右的时间。清明节:4月4日(周五)至6日(周日)放假,共3天。劳动节:5月1日(周四)至5日(周一)放假调休,共5天。4月27日(周日)上班。端午节:5月31日(周六)至6月2日(周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