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令

汤圆,该怎么吃?

今天是元宵节,象征团圆的传统美食——汤圆/元宵再次成为餐桌主角。您是否了解如何兼顾美味与健康享用这份节令点心?一天中更适合在哪个时段食用?不同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哪些细节?让我们听一下专业医生对汤圆/元宵的食用建议。

(图表·漫画)节令之美|小年将至准备返乡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1月20日1月22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而南方传统的小年则在腊月二十四。小年到,甲辰龙年即将别去,乙巳蛇年日渐临近,天南海北的人们都在高高兴兴地迎新春。新华社发 商海春 作

(图表·漫画)节令之美|欢天喜地元宵节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2月10日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民俗专家表示,元宵节主打一个“闹”字,人们通过各种民俗表演、歌舞晚会、灯会灯展等民俗活动,寄托对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景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新华社发 曹一 作

(图表·插画)图说节令·立春丨“鞭春”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2月2日北京时间2月3日22时10分将迎来立春节气。立春之日,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鞭春”“打春”的习俗,也就是鞭打春牛,也称鞭打土牛,寓意来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提醒人们春耕即将开始,莫误农时。新华社发 勾建山 作

元宵时节的清代帝京:从节令文物看四时之景

元宵时节的清代帝京是什么样的景象?据清代潘荣陞《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为庆贺元宵“城市张灯,自十三日至十六日永夕,金吾不禁”,京城内没有宵禁,各地悬灯,并有百戏表演。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的“岁时吉庆:院藏节令文物展”中,有一对“珐琅彩灯火升平图碗”,即描绘元宵佳节的景致。澎湃新闻获悉,这一展览通过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中国古代岁时文物,从“年岁时序”、“三节同乐”、“四时接应”三个单元,透过不同的节令

节令之美|除尘、祈福、迎新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1月21日1月22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而南方传统的小年则在腊月二十四。小年到,甲辰龙年即将别去,乙巳蛇年日渐临近,天南海北的人们都在高高兴兴地迎新春。新华社发 元六六 作(来源:新华社)

(图表·漫画)节令之美|欢天喜地闹元宵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2月10日“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猜一猜,这首诗说的是哪一个节日?谜底是:元宵节。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民俗专家表示,元宵节主打一个“闹”字,人们通过各种民俗表演、歌舞晚会、灯会灯展等民俗活动,寄托对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景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新华社发 徐骏 作

(图表·插画)图说节令·立春丨“迎春”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2月2日北京时间2月3日22时10分将迎来立春节气。立春这天,我国民间有“迎春”习俗,一些地方会举行仪式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新华社发 勾建山 作

文化中国行丨明月高悬、彩灯万盏 看元宵夜里的诗意中国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一起感受元宵节的热闹喜庆和文化内涵↓元宵,“元,为始;宵,为夜。”正月是农历的元月,所以将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之夜,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赏月、观灯、猜灯谜、舞龙灯,其乐融融。元宵节这天,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元宵和汤圆可水煮、可油炸,口味千差万别,但都寓意新的一年生活团圆美满。过完

新华社24篇“诗意节令”,带你领略中华文化之美

从立春的微风拂面到大寒的朔风凛冽,从夏至的蝉声阵阵到冬至的静谧无声……二十四节气宛如一串璀璨的珍珠,串联起自然的韵律与时光的流转。这一年,我们相遇“诗意节令”,在细腻的笔触中领略节令的万千气象、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