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明月高悬、彩灯万盏 看元宵夜里的诗意中国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一起感受元宵节的热闹喜庆和文化内涵↓元宵,“元,为始;宵,为夜。”正月是农历的元月,所以将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之夜,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赏月、观灯、猜灯谜、舞龙灯,其乐融融。元宵节这天,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元宵和汤圆可水煮、可油炸,口味千差万别,但都寓意新的一年生活团圆美满。过完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新华社24篇“诗意节令”,带你领略中华文化之美 从立春的微风拂面到大寒的朔风凛冽,从夏至的蝉声阵阵到冬至的静谧无声……二十四节气宛如一串璀璨的珍珠,串联起自然的韵律与时光的流转。这一年,我们相遇“诗意节令”,在细腻的笔触中领略节令的万千气象、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机。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节令之美|正月十五闹元宵,花好月圆家家欢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猜一猜,这首诗说的是哪一个节日?谜底是:元宵节。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祜。此诗描写了唐朝时长安的元宵节景象:家家灯火,处处歌舞,热闹非凡。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民俗专家表示,元宵节主打一个“闹”字,人们通过各种民俗表演、歌舞晚会、灯会灯展等民俗活动,寄托对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景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元宵节也称“上元节”,俗称“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福字:共创共享的吉祥主题 图为排球社福字红包封面设计,作者燕阳,指导教师潘镜如。如果说有一个汉字,它穿越古今,始终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的不懈追求,这个字非“福”字莫属。何为福?我们今天所说的“幸福”,其根源可追溯到古代的“福运”。在甲骨文中,“福”字便以两只手虔诚捧着酒坛祭天的形象出现,正如《说文解字》所言:“福,祐也。”古人认为,岁星所照之地便是福气的降临之处,“福星高照”的说法也由此而来。时至今日,“福星”的形象依旧频繁出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图表·插画)图说节令·立春丨“迎春”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2月2日北京时间2月3日22时10分将迎来立春节气。立春这天,我国民间有“迎春”习俗,一些地方会举行仪式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新华社发 勾建山 作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无棣县小泊头市场监管所全力守护元宵节节令食品安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 通讯员 宋立庄元宵佳节将至,市场上各类元宵、汤圆等节令食品进入销售高峰期。为保障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确保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无棣县市场监管局小泊头市场监管所全力守护元宵节令食品安全,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执法人员以商超、小作坊、食杂店、农贸市场等为主要场所,以元宵、汤圆等节令食品为重点,对食品外包装是否完整、产品的标签标识内容是否齐全、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进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岁朝”新解 自古以来,为祈来年好运,人们在春节时将带有美好寓意的风物置于庭院或案上,增添岁朝欢庆氛围,后又以文雅物品入吉祥之图勾染成画,或以幼童戏乐、文人会友为题,悬画于室内,意为纳福迎瑞,由此形成了中国画的一种特殊题材——“岁朝图”,被喻为“国画里的中国年”。“岁朝图”肇始于唐,一般由皇帝亲自绘制或命题由大臣参与创作,借此记录元正宫廷祭祀和祈福贺岁。宋代以后,在皇宫中逐渐流行“岁朝”的风尚。据传宋徽宗每逢新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