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船业2024年净利润66亿元,同比增长61.7% 2月26日晚,中国最大民营船企扬子江船业发布了2024年财务业绩年报。该集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65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241亿元增长10.1%,其中核心船舶制造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0.7%至约252亿元,航运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1.6%至1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1.7%达到人民币66亿元。扬子江船业2024全年新接订单126艘,价值约1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60亿元),创历史新高。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0 浏览
船企开工赶订单 2月6日,山东荣成市石岛管理区修造船产业基地的船坞内,生产繁忙有序。李信君摄(影像中国)2月6日,江苏省扬州市中船澄西扬州船舶有限公司,工人在进行焊接作业。孟德龙摄(人民视觉)新春伊始,各地船企开足马力,工人们加快生产进度赶订单,满足市场需求,力争实现“开门红”。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新春走基层|福建福安:“电动”赋能 引领船舶业绿色转型 福安市是福建省四大中小型船舶建造基地之一,新春之际,当地部分船企正在积极赶工。2024年,随着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全面增长,福安市中小船舶企业也接到不少订单。近年来,福安市相关部门紧盯市场新需求,结合当地产业实际,以规范“三无”乡镇船舶为抓手,探索电动船舶逐步替代传统渔业辅助船。福安市从2024年开始,以国企为主导,投资建造了15艘新能源渔业辅助船免费给渔民试用。这些船舶使用环保材料制造,在电控系统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沪东中华交付新年首船 1月17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沪东中华)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为卡塔尔能源液化天然气公司建造的17.4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丽梅尔”号提前4个月在上海长兴岛交付。这是沪东中华2025年交付的第一艘船。去年全年,沪东中华累计交付八艘LNG船,刷新中国船企年度交付LNG船新纪录。截至目前,沪东中华手持LNG船订单近60艘,全球市场占比20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想成交?必须给人民币!中方船企一举拿下150亿大单,释放信号强烈 据环球网消息,近日,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东中华”),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与全球最大的独立集装箱船租赁船东——加拿大Seaspan公司,在上海达成了一项建造合同。合同内容为建造6艘由中方自主研发的13600TEU(标准箱)大型集装箱船。这一订单是沪东中华今年承接的第3批大型集装箱船订单,总共15艘船,并且此次交易首次采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目前 军事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原创 想成交?必须给人民币!中方船企一举拿下150亿大单,释放信号强烈 据环球网消息,近日,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东中华”),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与全球最大的独立集装箱船租赁船东——加拿大Seaspan公司,在上海达成了一项建造合同。合同内容为建造6艘由中方自主研发的13600TEU(标准箱)大型集装箱船。这一订单是沪东中华今年承接的第3批大型集装箱船订单,总共15艘船,并且此次交易首次采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目前 军事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
年度最大黑马!这家中国民企跻身全球新船接单量榜首 “2024年,全球新造船订单量创下17年以来最高。” 日前,英国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在2024年全年总结中指出。 根据克拉克森研究提供给界面新闻的最新数据,2024年全年,全球船厂共签订新船订单2412艘,合1.7亿载重吨(DWT),6581万修正总吨(CGT)。以修正总吨计,去年全球船厂共签订新船订单量同比增长了33.77%。 载重吨指船舶在满载状态时能够携带的货物、燃料、淡水、供应品等的总 军事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36 浏览
2024年又是第一!我国造船业已连续15年全球领跑 2024年中国造船业全年数据正式发布,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世界第一。这么好的数据中,又隐藏着哪些亮点呢? 首先,来看2024年最新数据: 2024年我国造船业完工量达55.7%,意味着2024年全球交付的船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国制造。 2024年,我国手持订单量占到全球市场的63.1%。 新接订单量也非常高,2024年我国接到了全球市场74.1%的新造船订单,意味着后续所造的船中有七成以上是 军事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38 浏览
美国此举或降低中国成本优势?国内船企高管:并不过分担心 【文/观察者网 杨蓉】 美国本周将发布对华造船等产业的301调查结果,到时有可能针对所谓中国“不公平行为”发布措施。香港《南华早报》16日报道,业内专家和分析人士认为,拜登政府的做法可能会给韩国、日本等其他造船大国带来些许提振,但由于中国压倒性的市场主导地位和强大的订单量,其影响或非常有限。 尽管目前尚不清楚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具体会发布怎样的措施,但去年4月提起相关请愿的美国五大工会在 军事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