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

我国在云南新发现超大规模稀土矿

近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在云南省红河地区发现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这次发现的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潜在资源达115万吨,其中,镨、钕、镝、铽等关键稀土元素超过47万吨,这是1969年在江西首次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后的又一重大突破,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中重稀土矿床。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所首席科学家 王学求:稀土是1个家族,家族里总共有16个化学元素,分了轻、中、重三个小

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已覆盖所有国土空间

2025年3月1日,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正式实施十周年。十年来,确权登记从分散到统一,从城市房屋到农村宅基地,从不动产到自然资源,已覆盖所有国土空间,涵盖所有不动产物权。与此同时,我国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聚焦企业群众所需所盼,最大限度减少申请材料和办事环节,压缩登记办理时间。在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国登记财产指标已跃升至全球第28位。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

国务院:到2035年苏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93.77万亩

国务院发布批复,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到2035年,苏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93.7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72.81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950.71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651.83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03.

工信部解读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有关指导意见

2月24日,自然资源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副司长李毅解读称,为进一步推进海洋能装备迭代升级,提升我国海洋能技术装备水平,《指导意见》提出“创新驱动,迭代优化”的发展原则,要求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自然资源部终止对西藏的地质灾害防御响应

根据《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御响应工作方案》,自然资源部决定于1月19日16时终止对西藏的地质灾害防御响应。自然资源部要求相关单位、专家按照预案和职责及时做好调整,驻守当地的专家继续跟踪了解情况, 指导地方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及时提供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

去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自然资源部24日在北京发布的《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达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古妩24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钟自然受审

2025年1月17日,浙江省宁波市中级法院一审开庭审理了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一案。对受贿部分公开审理;因涉及国家秘密,对故意泄露国家秘密部分依法不公开审理。宁波市检察院起诉指控:2011年至2023年,被告人钟自然利用担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原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原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

湖北省9个重大项目用地通过自然资源部会审

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今年以来,湖北省已有9个重大项目用地通过自然资源部会审。截至1月31日,湖北省共申报建设用地面积1.63万亩,批准建设用地面积1.49万亩,同比分别增长3.16%和3.47%。据悉,9个通过会审的重大项目,涉及总面积3.68万亩、总投资额550亿元,项目数量、用地面积、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28%、122%、7.29%。其中,老河口至南漳高速公路、G209宣恩县青龙嘴至来凤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