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

植物医生创始人新进前十大股东榜?上海家化回应

近日,上海家化发布的一则回购公告显示,一名名叫“解勇”的自然人持股369.90万股,占总股本的0.55%,新进位列上海家化前十大股东榜。由于该“解勇”与美妆公司植物医生创始人同名,一时间,“植物医生创始人入股上海家化”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上市公司不掌握具体股东的身份信息”,2月20日,上海家化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同时强调,上海家化与植物医生方面也暂未有相关的合作计划。(上证报)

AI换声不能成为声音权保护盲区

从“张文宏医生”推销蛋白棒视频“走红”网络,后被本人“打假”,到多位配音演员称声音被AI“偷走”,公开维权……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语音大模型应用的发展,AI合成声音App大量出现,最快只需十几秒便可“克隆”出来。与此同时,AI声音滥用现象愈发突出,不时引发争议。随着AI技术的发展与普及,AI“偷声”也越来越能以假乱真、混淆视听,并逐渐呈现出泛滥之势。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7月

多方恶意抢注DeepSeek商标被驳回

国家知识产权局2月24日公告,近期,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研发的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个别企业和自然人以社会公众普遍知悉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名称“DEEPSEEK”或“”图形,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提交了商标注册申请,个别代理机构涉嫌提供不法服务,具有明显“蹭热点”、谋取不当利益的意图。国家知识产权局坚决打击此类恶意申请行为,依法对第8284844

AI生成声音“真假难辨”,滥用现象时有发生——谁来保护“我的声音”?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如今在网络平台上,AI声音随处可见。随着算法不断进步,在高性能设备和高精度模型的助力下,AI生成的声音已从过去的“一听就假”发展到如今的 “真假难辨”。不少有声读物采用AI配音,读者甚至能选择模仿某个特定人的声音,这既降低了成本,也增添了趣味性。与此同时,AI声音滥用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商家在短视频平台带货时,通过AI模仿知名人士的声音编造内容,不仅严重误导了消费者,也对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