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
7县市发现维管束植物2930种,脊椎动物427种,湖北生物多样性“家底”越来越丰厚
极目新闻通讯员 熊争妍 王建平近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会议在武汉市召开,湖北省作典型发言。近年来,湖北省全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随着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家底”也越来越丰厚。神农架金丝猴(摄影记者 刘中灿)2024年,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完成神农架林区、丹江口市、巴东县、点军区、石首市、蔡甸区、黄梅县7个县(市、区)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评估试点工作,指导武汉、宜昌、荆门等8个市
大脑中或存在饱腹指挥官
为什么人们吃饭时会突然觉得饱了?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团队在小鼠的大脑中找到了答案:一种特殊的神经元担任“饱腹指挥官”,负责发出“停止进食”的指令。虽然这些神经元是在小鼠中发现的,但团队表示,它们位于脑干,而脑干在所有脊椎动物的大脑中都是相似的。因此,人类很可能也拥有类似神经元。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细胞》杂志上。(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海报制作:杨凯 宋慈)来源:科技日报
西工大研究团队揭示脊椎动物肺脏与肝脏起源演化之谜
2月14日18时,西北工业大学校翱翔战略团队、生态环境学院王堃、邱强和王文教授团队在动物生态学领域的最新原创研究成果在《Nature Ecology &Evolution》(《自然·生态与进化》)期刊发表。这是继2024年8月该团队在该期刊发表成果后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器官的起源和演化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最为基础而又充满挑战的科学问题之一。《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甘肃和政羊、福建政和八闽鸟——带您欣赏古生物化石“世界之最”
新华社兰州2月24日电(记者张智敏、姜克红)作为跨越数千里的地名“孪生”县城,甘肃省和政县与福建省政和县不仅名称相似,两地还都出土过古生物化石。古脊椎动物学界专家介绍,福建政和与甘肃和政的化石群分别代表了“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和“新生代哺乳动物辐射”两大关键时期,两地的古生物化石发现共同填补了中国不同地质时期生物群的空白,为研究从恐龙时代到哺乳动物崛起的生命演化链条提供了关键证据。奇异福建龙和政和
5.18亿年的生命对话即将开启 澄江化石首次进京展出
2月25日,“寒武纪澄江生物群化石精品展”在国家自然博物馆惊艳亮相。此次展览意义非凡,569件来自云南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的珍贵化石首次在京集中展示,其中20余类如奇虾、中华微网虫等寒武纪“明星生物”化石,将带领观众揭开生命大爆发的神秘面纱。走进国家自然博物馆临展厅,仿佛踏入了5.18亿年前的寒武纪世界。20个门类、共计378件、569块古生物化石有序陈列,静静等待与首都观众见面。澄江化石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