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北京“城之源”拥有“内外城” 自2019年重启考古发掘后,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琉璃河遗址又有突破性发现。考古人员在琉璃河遗址以往发现的北城墙遗迹以北约350米处,发现外城墙和外城壕,证实城市结构至少为两重,突破了对西周燕都城市复杂性的传统认知。2月28日,这一成果在琉璃河遗址考古新成果专家评议会上公布。“曾有学者认为琉璃河遗址发掘出的城址面积较小,应该存在外城,这一轮考古终于找到了证据。”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馆员、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东莞发布明代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 2月25日,东莞市召开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暨东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此次发现的东莞南海卫城墙遗址位于东莞市莞城街道西正路与运河东二路交汇处,毗邻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迎恩门城楼,遗址面积约15000平方米。考古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是近年来广东单次发掘面积最大的考古项目。遗址内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现存堆积年代从宋代一直持续至民国时期,清理出土明清时期城墙基址及其配套道路、排水道等设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远古发现|考古新成果:西藏中部最早新石器湖滨遗址 新华社拉萨1月22日电(记者春拉)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我国联合考古队员历时5年发掘的玛不错遗址为目前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序列最清晰,且在被多种外来要素不断影响下依旧保持自身文化特色鲜明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湖滨遗址。玛不错遗址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玛不错湖岸,海拔4410至4430米,分布面积14万余平方米,目前发掘面积1650平方米。据悉,2019年我国联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唐高祖李渊侄子墓考古成果发布 知错能改死后获殊恩 中新网西安2月8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8日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获悉,通过对唐高祖李渊侄子、陇西郡王李博乂夫妻合葬墓的考古发掘表明,对于李博乂这样知错能改的宗室成员,死后会给予美谥,墓葬形制也采用殊例。其夫妇合葬墓是目前所知唯一在墓葬轴线上纵列三室的唐代砖室墓。李博乂夫妇合葬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为长斜坡墓道五天井五过洞,墓室为前中后三砖室,规模较大,出土了陶俑、陶泡钉、瓷灯盏和石墓志盖等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上海:建设世界级旅游地标 【上海:建设世界级旅游地标】财联社2月21日电,上海印发《全面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建设世界级旅游地标。加快推进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推动世界级主题公园矩阵提质升级。推进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世界领先的邮轮旅游港。坚持三岛联动,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推动上海工业博物馆建设,筹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上海博物馆北馆(长江口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河南“考古前置”改革经验写进今起施行的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已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11月8日修订通过,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记者注意到,由河南省文物部门总结的“考古前置”改革经验写入了新修订实施的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领域第一部法律,是文物保护领域的基本法,自1982年颁布实施以来,经历2次修订和5次修正,对于加强文物保护、规范文物管理、促进文物合理利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考及文物考古船完成船舶试航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今天(10月26日),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完成船舶试航返回广州。试航历时8天,完成了测速、操纵性、智能化等30类试验,结果全部达标。“探索三号”计划于2025年初交船,将提升我国载人深潜及深海考古作业能力。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编辑:李聪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寻古山东丨填补空白!临沂汤头发现一处龙山文化早期城址,距今约4300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乔显佳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发布临沂市河东区毛官庄遗址考古发掘成功,该成果在沂沭河流域发掘确认的第一座龙山文化早期城址,距今约4300年。发掘区航拍图经发掘确认的一座龙山文化早期城址相对于古墓葬、遗址,古代城址无疑更能引起现代人的好奇和探究兴趣。正在进行的山东省考古学会“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参评项目”展示中,它来了——临沂市河东区毛官庄遗址成为沂沭河流域经发掘确认的第一座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