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山西出土蛇文物展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

1月22日,山西省太原市,民众参观唐代双人首蛇身陶俑。当日是北方传统的小年,山西考古博物馆推出“瑞蛇呈祥——山西出土蛇文物展”,集中展示山西考古出土的蛇文物,有陶器、青铜器、画像石、壁画等,展示蛇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1月22日,山西省太原市,民众参观宋金时期的四神壁画·玄武。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月22日,山西省太原市,民众参观春秋时期青铜器——高柄豆。该文物盖似覆盘,由

沂水跋山遗址找到一门“远亲”,平安庄遗址展示远古青州人生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乔显佳2024年3月22日,山东临沂沂水跋山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发现填补了山东及中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构建了沂河上游区域距今10万至1万年的考古文化序列,保存距今10万至5万年的古人类活动珍贵证据,特别是10万年前古人类对巨型动物资源的利用实证。近日,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10个入围终评的项目中,青州市平安庄遗址

2024山东五大考古发现揭晓!10个候选项目解锁齐鲁历史密码

2月20日,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在济南举行,备受行业和社会“考古迷”关注的“五大”名单正式揭晓。这五大考古新发现(以时间为序)分别为:莱西市西老庄遗址、临沂市河东区毛官庄遗址、济南市长清区齐长城遗址、滕州市祖母山采石场遗址、阳谷县东张遗址。据悉,2024年度“五大”发现名单是从10个参评项目中,经过各有考古资质单位进行汇报,由省内外专家认真评议投票选出的。而10个参评项目则是

澧阳平原:担负历史使命的“湖南文明中心”

在2025年1月14日举行的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到“深入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建设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这是针对湖南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的宏亮发声,是让所有关心热爱湖南文化事业的人感到振奋的声音。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2023年,湖南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包括文物考古和保护工程、湖湘文化保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第一阶段出土的线雕骨器。(资料照片)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出土的器物。(资料照片)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出土的陶器。(资料照片)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出土的刻辞甲骨。(资料照片)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出土的玉器。(资料照片)江西景德镇市天后宫出土的白釉瓷盘残片。(资料照片)  考古杂志社供图(新华社发)本报北京2月19日电(记者赵晓霞)“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19日在“

广东东莞发现南海卫城墙遗址

本报东莞2月26日电 (记者贺林平)广东省东莞市政府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及南海卫城墙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计划。该遗址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是近年来广东省单次发掘面积最大的考古项目。南海卫城墙遗址位于东莞市莞城街道,毗邻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迎恩门城楼,面积约15000平方米。遗址最深处距地表约3米,文化遗存丰富,出土了大量宋代至民国时期的建筑构件及生活器物,较完整、价值较

数字技术,让文物“触手可及”

观众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奇遇三星堆”展览上拍照。  陈其保摄(新华社发)在“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游客借助VR设备沉浸式游览莫高窟第285窟虚拟场景。  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摄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云冈石窟第10窟进行数据采集。  新华社记者 詹 彦摄在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黄 舒摄(人民视觉)在距离山西云冈石窟900多公里之外的山东青岛城市传媒广场,云冈

【特稿】又一座?考古人员或发现图特摩斯二世法老第二座陵墓

又一座?考古人员或发现图特摩斯二世法老第二座陵墓荆晶就在埃及刚宣布发现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二世的陵墓后没几天,发现该陵墓的同一支考古队宣布,他们又发现一座陵墓,推测这可能是图特摩斯二世法老的第二座陵墓。据英国广播公司23日报道,英国考古学家皮尔斯·利瑟兰说,图特摩斯二世的第一座陵墓位于埃及南部城市卢克索以西的山区,选址在瀑布附近。他下葬后没几年,陵墓就遭遇洪水。发掘这座陵墓的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一

早期人类何时适应沙漠环境?国际最新研究称至少在120万年前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最新发表一篇演化论文认为,作为早期人类,直立人至少在120万年前就能在类似沙漠的环境中生存。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早期人类的沙漠环境行为适应,包括在几千年里反复回到特定河流和池塘寻求淡水,以及开发出专用工具。论文作者称,这种适应能力可能导致了直立人地理活动范围的扩张。该论文介绍,早期古人类获得在极端环境(如沙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