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

生态环境部:到2027年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月2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综合司有关负责同志就《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相关情况表示,在主要目标方面,到2027年,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区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宜居更加凸显、治理效能有效提升,推动50个左右美丽城市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示范标杆。到2035年,城市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

原创 福建舰终于测试舰载机?恐并未使用歼15,而是动用歼35隐身战机

国产首艘电磁弹射型超级航母“福建舰”的第三次海试,正在如火如荼地持续中,不少人都紧密关注着该舰的一举一动。而从一张最新曝光的商业卫星照片来看,外界猜测已久的“‘福建舰’有望在第三次海试中测试舰载机相关科目”一事,似乎确有不小的实现概率。海试中的“福建舰”在这张不甚清晰的照片中,我们能发现“福建舰”正后方的海面上出现了一个尺寸接近舰载机的绿色斑点。对于这个斑点,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商业卫星拍照时出现的正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66期:震撼世界的中国能源转型

“中国绿色能源转型巨大的成就的背后,是伟大的中华文明、完整的中国产业链和了不起的中国模式。”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众多,厂家林立,产品涵盖了高端、中端以及较为普惠的各种类型,价格从高到低。美国的电动车市场为何只有特斯拉一家独大?” 全球能源转型已是国际共识,但是中国在短短的多年间就成为了这一领域的领跑者。中国是如何实现这一伟大跨越的?未来中国将如何引领全球能源革命?在1月6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

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成“形”起“势”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 1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求实奋进增动力 向新图强写新篇——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成“形”起“势”》的报道。冬阳煦暖,彩云之南生机勃发。经济转型升级蹄疾步稳,旅居云南持续走红,民生保障不断夯实……过去的一年,云南拿出关键作为,迈好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扬帆奋楫,实干为要。眼下,云南正按照主动想、扎

吴清:支持具有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优质企业融资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吴清:支持具有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优质企业融资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财联社2月24日电,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新型工业化》发布《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文章表示,要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方向。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绿色化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充分发挥

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不断完善

本报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寇江泽)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三个文件相继印发实施,美丽中国建设“1+1+N”实施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介绍,第一个“1”,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这是统揽美丽中国建设各项举措的纲领性文件。第二个“1”,是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是

光伏从“卷价格”到“卷碳排”的背后:用国际视野重塑绿色格局

1月14日,在亚洲金融论坛上,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主席兼会长马骏用“出海”两字回复了贝壳财经记者提出的“如何解决国内光伏、风电、储能的‘内卷’问题”。然而,当“出海”成为光伏从业者摆脱“内卷”的共识时,产品出口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1月6日,商务部出台《光伏组件出口产品低碳评价要求(征求意见稿)》,提出光伏组件从摇篮到大门的碳足迹低于415kgCO2e/kWp的可认定为低碳产品。这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

原创 不许中方反制?27国突然动手!马克龙态度明确:绝不和中国为敌

今年10月,欧盟就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举行投票。结果显示,27个成员国中,德国、匈牙利、马耳他、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五国投反对票,其人口占欧盟人口总数的22.65%。另有比利时、西班牙、奥地利等12国弃权,包括法国和意大利在内的10个国家投的则是赞成票。报道指出,一旦欧盟委员会提议针对中国商品征收新关税,届时成员国同样将进行投票,但只要有四个或更多的成员国投反对票,且其人口占欧

澳大利亚学者:中国引领绿色能源发展进程 为全球减排作出贡献

澳大利亚历史学家约翰·奎里佩尔1月17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正在引领全球绿色能源发展进程。如今,中国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同时也在电动汽车和植树造林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金鼎中国加速发展清洁能源文章指出,中美共同促成国际社会在2015年达成《巴黎协定》,为把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而努力。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