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活

时隔七年再重逢,《舌尖上的中国4》新春归来

2月3日,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纪录频道首播。作为一部时隔七年才和观众“重逢”的国民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4》的开播可谓备受关注。恰逢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新春佳节,第四季精心选取了美食与百姓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七大空间,这些空间不仅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人间烟火与生活百态。七集分别为《绝活》《烟火》《焕发》《天作》《风物》《洞天

中国造船厂再演绝活!同时建造3艘大型舰艇,美国想学都学不来?

2025年将会是载入世界海军历史的重要一年,因为在这一年,美国海军的颓势尽显,似乎就快要失去全球第一的宝座了。最近美国发布了一张大连造船厂的卫星图,其中显示大连厂在一个大型船坞内,同时建造2艘055大型驱逐舰和1艘052DL型驱逐舰,此外在系留泊位上,还停靠着1艘正在舾装的055大型驱逐舰。外国商业卫星照片换言之,光是这张图片里的新建军舰,总吨位就达到了43000吨,实力就超过了整个法国海军的驱逐

10款人形机器人集体上街展绝活

今年春晚,一群穿着花棉袄的机器人在现场扭起了秧歌,引发诸多关注。2月5日,蛇年新春第一个工作日,10款人形机器人上街展“绝活”。它们或手握哑铃展示力量,或面带微笑与人对话,或被推倒后迅速站起,它们分别叫“荆楚”“神农”“天问”“楚宝”等,引来不少市民驻足围观。据悉,武汉正以创新为驱动,抢占人形机器人创新制高点,每年40亿元产业基金投向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吸引300余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在武汉发展

攻关!华科大“荆楚”“神农”人形机器人8个月成就绝活

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视频剪辑 李仪2月5日,10位“楚才”人形机器人在武汉洪山礼堂组团亮相,为湖北省“新春第一会”上演科技序曲。其中,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团队带来的人形机器人——“荆楚”“神农”以其智慧的头脑、灵巧的动作等收获了诸多粉丝。推不倒的“神农”当胸大力推一把,再推一把,“神农”或是略作后仰,或是略退一两步,便迅速稳住身姿。“好稳啊,这个厉害了!”现场有观众喝彩。“神农”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成

消防员有了新战友!有绝活的机器狗正式“上岗”

近日,两台俗称“机器狗”的四足机器人正式列装山东青岛市消防救援支队,成为消防救援队伍中的“新战友”。这款机器狗自重约70公斤,续航里程超过15公里,持续工作时间能长达3.6小时。在功能配置上,这款机器狗配备了激光快速扫描、气体传感器、双光云台等设备,可以实时传输高清现场画面、精准检测并回传可燃有毒气体数据、穿透烟雾追踪热源等功能,帮助指挥人员实现远程可视化监控,提前预判潜在危险,为搜救工作提供智能

老瓶装新酒,手中有绝活 《舌尖上的中国 第四季》的变与不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宗智时隔七年,《舌尖上的中国 第四季》在立春之日再度回归。春至,万物生。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包含着勉农劝耕的寓意,寄托着人们对五谷丰登、仓廪殷实的美好期盼,“舌尖”系列选择此时“上新”,恰恰顺应了农业生产的节律,体现出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越过节目兴衰的历史周期,《舌尖4》正在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首播于2012年,以中华美食为出发

时隔七年的《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还有什么新鲜感?

当听到《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即将播出的消息时,特意翻查了一下以往播出的历史。屈指算来,当年《舌尖上的中国》一炮而红,连带片名都成为坊间热词,已是十三年前(2012)的往事。甚至距离第三季的播出(2018),也已经到了“七年之痒”。回想起来,这个逐渐有些让人淡忘的纪录片系列,在前三季里拍遍了神州各地的美食。虽不能说已经穷尽,但相比同类题材的美食纪录片,这暌违日久的第四季还能拍出什么新鲜感呢?《舌尖上

巧劲发力 精密加工(工匠绝活)

重庆红宇精密公司钳工夏元友专注高精度设备生产—— 巧劲发力 精密加工(工匠绝活) 本报记者  沈靖然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8日第 06 版) 【绝活看点】夏元友,重庆红宇精密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一工厂钳磨组组长。30年来,他带领班组成员先后参与50多项工艺攻关,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重庆红宇精密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厂内,手锯、手锤、錾子、抛光机等工具摆放在桌面上,钳工夏元友正专注地用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