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

REITs涨势喜人,消费类REITs势头最好,哪些细分品类还值得关注?

财联社2月20日讯(记者 李迪)今年以来,公募REITs二级市场表现强劲。截至2月20日收盘,多只REITs产品年内涨幅超过10%,中证REITs全收益指数的今年以来涨幅已经达到8.96%。整体来看,消费类REITs涨幅靠前。其中,嘉实物美消费REIT的年内涨幅高达31.54%,还有多只消费类REITs年内涨幅超15%。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政策大力扶持和消费数据亮眼是消费类REITs上涨强劲的重

福特汽车四季度调整后EPS为0.39美元 盘后跌超5%

【福特汽车四季度调整后EPS为0.39美元 盘后跌超5%】财联社2月6日电,福特汽车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482亿美元,2024年成为公司历史上营收最高的一年;四季度调整后EPS为0.39美元,分析师预期0.32美元。预计2025年调整后EBIT为70亿-85亿美元,分析师预期85.7亿美元。福特Model e细分市场第四季度收入为14亿美元,同比下降11%。福特汽车盘后跌超5%。

明日主题前瞻多个基于DeepSeek大模型细分产品发布

【今日导读】多个基于DeepSeek大模型细分产品发布行业重要参与者先后发布重磅产品,或持续点燃这个AI细分赛道热潮机构称该细分部件是辅助人形机器人实现双足运动最为可行解决方案多家厂商集中发布该类AI新品苹果官宣Apple智能将于4月支持中文腾讯元宝火了!下载量超豆包,仅次于DeepSeek国务院国资委部署深化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主题详情】多个基于DeepSeek大模型细分产品发布近日,多

主营产品量价齐升提振业绩,多个化工细分赛道景气度高涨

2月7日消息,近期,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纷纷发布业绩预告,传递出多个细分赛道景气度回暖、产销两旺的经营图景。Choice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238家化工行业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盈利的公司为149家(含预增、预减、扭亏),占比超过六成。其中,有83家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增,近40家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上限超过100%,正丹股份、江苏索普、七彩化学业绩同比预增上限

Omdia:预计到2029年存储设备出货量以12.5%的CAGR增长

【Omdia:预计到2029年存储设备出货量以12.5%的CAGR增长】《科创板日报》24日讯,Omdia发文称,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将重点聚焦在AI代理部署和私人数据增强训练方面,这将引发数据中心存储支出的增加。预计2025年存储增长持续复苏,到2029年,存储设备出货量将以12.5%的CAGR增长。但传统存储区域网络 (SAN) 和网络附加存储 (NAS) 次级细分市场已然成熟,预计这些领域将经

机构:2024年全球硅晶圆出货量同比下降2.7%

根据SEMI旗下的SMG发布的硅片行业年终分析报告,2024年全球硅晶圆出货量下降2.7%,为12266百万平方英寸(MSI),而同期硅晶圆销售额下降6.5%,至115亿美元。2024年下半年,晶圆需求开始从2023年的行业下行周期中复苏,但由于部分细分领域的终端需求疲软,影响了晶圆厂利用率和特定应用的晶圆出货量,库存调整速度较慢。预计复苏将持续到2025年,下半年将有更强劲的改善。

保险公司监管评级结果分为1—5和S级

【保险公司监管评级结果分为1—5和S级】财联社1月17日电,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保险公司监管评级结果分为1—5和S级。其中,2级细分为A、B、C三个档次,3级和4级细分为A、B两个档次。评级结果1—5级数值越大,风险越大,监管强度越强。正处于重组、被接管、实施市场退出等情况的保险公司,经监管机构认定后直接列为S级,不再参加当年监管评级流程。 监管评级综合得分在90分(含)至1

细分市场唱主角,山东这样提升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动力

“死磕”创新,一颗小小的齿轮也能转出大世界:在山东华成中德传动设备有限公司,主导产品精密减速器的加工精度达到了1微米以内,在港口、舰船等领域实现批量替代进口。“发展高端装备是个靠创新持续磨砺的过程,以前的精度标准是以1毫米的百分之几计算,后来发展到千分之几,现在则是按照1毫米的万分之几计算。”华成中德技术部部长曹俊介绍,目前华成中德从齿轮到齿轮箱再到大型真空设备,都实现了国产化目标,倒逼外国企业同

锂电企业开启“A+H”模式铺路国际化 宁王外还有这家细分龙头

中国锂电池企业赴港上市“候场”名单再度扩充。2月11日,锂电池巨头宁德时代(300750.SZ)的二次上市计划终于落定,公司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被认为有望创下港交所近年最大的一笔IPO。另一正极材料前驱体头部企业中伟股份(300919.SZ)也在2月11日晚公告,启动赴港上市筹备工作。2月12日,贝壳财经记者尝试致电中伟股份,电话未获接通。为全球化布局铺路被视为是锂电池企业选择赴港上市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