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

总书记的春天之约|端牢“中国饭碗”

有人形象地说,中国每九碗饭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黑龙江,是农业大省,更是名副其实的“中华粮仓”。2016年3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三农”问题,非常关心黑龙江的农业生产。全国人大代表孙斌说,希望总书记百忙之中到黑龙江来考察,总书记说,黑龙江农业很重要,将来去了肯定要看农业。两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如约来到黑龙江考察。在抚远市玖成水稻种植合作社考察时,总

安徽省人大代表为农业大省献“粮计”

中新网合肥1月22日电 (储玮玮)在2025年安徽省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聚焦农业发展积极建言,为农业大省献“粮计”。“种粮大户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力量。”安徽省人大代表范创建议优化土地流转政策、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市场机制等措施,支持激发种粮大户的积极性。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发展现代种业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安徽省人大代

新疆:崛起一座“西部粮仓”

新疆作为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拥有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传统印象中,新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态脆弱。然而,过去三年里,新疆的粮食种植面积却累计增加了882.5万亩,占全国增量的34.8%;粮食产量累计增加量更是超百亿斤,占全国增量的25.1%,成为全国粮食产能增量最多的省区。在昌粮集团奇台粮油有限责任公司中心仓库,工作人员查看收获的小麦(2024年7月9日摄)。新

收下这份“小词典”,更快读懂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什么是中央一号文件?专有名词该如何理解?为方便读者更好、更快了解文件内容,新京报记者对其中的新名词、专业词汇以及名词背景,进行了相关梳理。1中央一号文件为何叫中央一号文件?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发布《第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其中,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

奋进的春天丨不负春时农桑忙

雨水节气过后,春的气息更加浓郁。各地抢抓农时,推广各类农业新技术,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劳作景象。伴着春耕“进行曲”,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如约而至。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描绘了2025年“三农”工作任务书、路线图,传递了强农惠农富农的鲜明信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三农”工作,对农民有着深厚感情。在地方

2024年粮食单产提升对增产贡献超八成——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显成效

粮食增产的重心在大面积单产提升。2024年,全国粮食亩产394.7公斤,比上年提高5.1公斤,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超八成。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锚定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目标,把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有力的抓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成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聚集各方面资源要素,大力推进粮食稳产增产,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推动大面积均衡增产近年来,中国粮食实现稳产

联合国:苏丹约63.8万人处于灾难级别的粮食不安全状况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当地时间2月19日表示,苏丹当前面临严峻的粮食安全危机,约63.8万人处于灾难级别的粮食不安全状况。迪雅里克说,根据联合国发布的“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报告,苏丹当前有5个地区已确认出现饥荒,约63.8万人处于粮食安全最严重的第五阶段,即“灾难级别的粮食不安全状况”。迪雅里克还表示,苏丹有470万名五岁以下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严重营养不良。由于食物匮乏,很多苏丹人被迫吃

人民日报社论:强农固本,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春为一岁首,农为百事先。新春伊始,部署做好“三农”工作,关涉全年,关系大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三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一以贯之,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持续加力。抓好“三农”工作,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各地区各部门要抓好中央一

湖北粮食产量连续12年在500亿斤以上,2024年达近6年新高

极目新闻记者 李贤诚 刘闪通讯员 王楠 邹晓琳“湖北2024年全年粮食总产量557.07亿斤,比上年增长0.3%,连续12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达近6年新高。”1月22日,在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党组书记、总队长张杰业介绍了全省粮食产量情况。发布会现场张杰业表示,2024年以来,全省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时代“千万工程”为牵引,扎实推进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