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

陈杰简帛书法汇报展即将亮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甜田陈杰简帛书法汇报展 由中共滨州市委宣传部、滨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滨州市吴式芬金石文化研究会主办,滨州市文化馆、滨州市美术馆、滨州市书法家协会、湖南大学中国简帛书法艺术中心滨州分中心承办的陈杰简帛书法汇报展将于2025年3月1日下午3:00在滨州市美术馆开幕,展期为2025年3月1日到2025年4月1日。陈杰(陈纪杰),山东博兴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

学习·故事 总书记,我想对您说|守护“冷门绝学” “牍”懂文脉共鸣

何以中国?简牍曾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书写载体,为数千年前中华文明的繁荣兴盛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佐证。而因简牍内容晦涩、学术门槛高、研究受众范围小,简牍学也一度被称为“冷门绝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迄今已发现超30万枚简牍。简牍大量集中出土为我们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同时也为简牍保护修复工作带来更大挑战。2024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云梦出土秦汉简牍展,详

好评中国丨简牍里的湖南:历史“档案馆”

编者按:从战国至魏晋南北朝,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千百年间,竹木简牍作为主要的书写载体,记录了无数珍贵的历史信息。湖南作为“简牍大省”,出土简牍占全国三分之二,序列完整内容丰富。红网策划《简牍里的湖南》栏目,将通过10期内容,挖掘湖南历史人文,解锁秦汉三国生活细节,再现千年历史风貌。湖南与简牍,有着一份两千多年的缘分。作为长沙市中心的五一广场更是出土大量的简牍。在古代,这里是一片热闹非凡、车水马龙的景象

总书记,我想对您说|守护“冷门绝学” “牍”懂文脉共鸣

何以中国?简牍曾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书写载体,为数千年前中华文明的繁荣兴盛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佐证。而因简牍内容晦涩、学术门槛高、研究受众范围小,简牍学也一度被称为“冷门绝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迄今已发现超30万枚简牍。简牍大量集中出土为我们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同时也为简牍保护修复工作带来更大挑战。2024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云梦出土秦汉简牍展,详

方北松代表:尽己所能,让简牍“重述历史”

中新网武汉3月2日电 题:方北松代表:尽己所能,让简牍“重述历史”中新网记者 梁婷近日,在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简牍文物修复室内,全国人大代表、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轻轻拿起存放于有机玻璃板内的简牍,读取文字。这批2016年出土于荆州凤凰地遗址的简牍,近期将交付于荆州博物馆展陈。在东汉造纸术发明之前,竹简是中国主要的书写材料之一。简牍文献上承甲骨文和金文,下启纸质的写本和刻本文献,对中华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