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

点赞!“中国竹编艺术之乡”青神竹博会入选2024年中国竹产业十件大事

1月27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眉山市青神县委宣传部获悉,日前,由中国竹产业协会评选的2024年中国竹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在青神县举办的“2024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入选。▲2024年竹博会 古良驹 摄2024年11月11日~13日,以“竹子联通世界 竹塑美好未来”为主题的2024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国际竹产业展览中心举办。此次竹博会分设线上、线下展示,其中线下展区总面积

竹编《五百罗汉图》栩栩如生!四川青神竹编综合交易市场29日起对外开放

1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眉山青神县获悉,1月29日(大年初一)开始,位于眉山市青神县国际竹产业展览中心的青神竹编综合交易市场正式对外开放,爱竹的朋友们又多了一个可以打卡的地方。▲场馆一角据了解,该综合交易市场位于青神竹编产业园区的核心区,面积3500平方米,是集竹编生产、销售、展示、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市场。涵盖了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竹编家具等多个系列,共计4500余种产品。“以往大家只有在竹

年画拓印、糖画DIY……在沪浙交界沉浸式体验“古镇过大年”

一手提着年货,一手拿着热腾腾的海棠糕,入眼是红红火火的灯笼,耳畔是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熙熙攘攘的人群、香气四溢的美食……1月29日,蛇年正月初一,在沪浙交界的明月山塘景区,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共赴古镇新春盛宴。1月29日,蛇年正月初一,沪浙交界的明月山塘景区。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金山区供图今年春节期间,上海金山廊下与浙江平湖广陈携手在明月山塘景区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镇过大年”活动,从年初一至年

文化中国行丨指绕竹间显匠心 被道明竹编技艺惊艳到了

道明竹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地处四川成都的崇州市道明镇,竹编的制作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这里也被誉为“竹编之乡”。今天的《文化中国行》,让我们一起走进竹编的世界。走进四川崇州市竹艺村,道明竹编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今年90岁高龄的赵思进正与他的徒弟张定娟准备编织圆形的花篼,师徒两人利用匀刀,将竹篾进行拉丝,从而获得粗细均匀的篾丝。道明竹编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赵思进:

四川青神50节竹筏组成300米“金龙”巡游岷江 游客大呼震撼:“感受到浓浓年味”

岷江青神湖畔,岸边,彩灯璀璨,游人如织;湖面,一条长达300米的“金龙”在岷江山水间蜿蜒盘旋,上演中式浪漫;空中,灵动的“凤凰”与游船伴飞,绚丽夺目,演绎了一幅龙凤呈祥的美好画面……▲“金龙”巡游岷江 1月29日(正月初一)晚,位于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的岷江青神唤鱼公园段开展“金龙巡游”活动,成为青神春节期间打造新消费场景的一大亮点。本次“金龙”由50节竹筏首尾相接组成,全长300米,龙头高达6米。

纸翻花、香囊、竹编……来 “非遗雅集”享春日之趣

这个周末,侨福芳草地举办了“逛 ‘非遗雅集’,共织春日趣事”活动,现场汇集了纸翻花、香囊、竹编和绢花四种不同类型的非遗手作体验摊位,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游客体验竹编 昨天下午,走进侨福芳草地LG2层大厅,四种不同的手作体验摊位前陆续排起了队,大部分是带着孩子的家长,也有结伴而来的年轻人。香囊摊位上的工作人员端起香料盘,请两位小朋友闻过之后,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香料放到香囊里;4位年轻的姑娘围在竹编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发展竹编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是一名“90后”苗族姑娘,她广泛走访群众,听取社情民意,探索竹编产业化发展之路,让竹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杨昌芹创新性设计了竹编书画、竹编提包、竹编灯饰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远销国内外。2024年,她创办的竹艺公司创造产值2400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3000余人就业增收。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更好地推动当地产业、文旅发展,杨昌芹今年的建议除了继续关注竹编产业的相关发展之外,

瞭望 | 在更多人心中开出花来

“传承不是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需要有所创造。”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董小红漆器、竹艺、蜀锦、绒花……2024年底,这些来自四川的非遗代表性项目随着“国民网红”李子柒回归再度走进人们视野,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非遗的顶流魅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活跃着一位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们用精湛的技艺滋养着蓉城,让这些从历史中走来的传统技艺在现代继续散发出独特魅力。成都漆艺传承人在对漆器花瓶进行箔粉撒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发展竹编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是一名“90后”苗族姑娘,她广泛走访群众,听取社情民意,探索竹编产业化发展之路,让竹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杨昌芹创新性设计了竹编书画、竹编提包、竹编灯饰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远销国内外。2024年,她创办的竹艺公司创造产值2400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3000余人就业增收。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更好地推动当地产业、文旅发展,杨昌芹今年的建议除了继续关注竹编产业的相关发展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