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

美联储主席:美联储无需急于调整政策立场,劳动力市场不是通胀压力来源

当地时间2月11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表示,鉴于目前的政策立场的限制性较此前明显减少,同时经济保持强劲,美联储不需要急于调整政策立场。在对货币政策策略、工具和沟通机制的二次定期审查中,2%的长期通胀目标将被保留。鲍威尔表示,过快或过多减少政策约束会阻碍通胀进展,过慢或过少减少政策约束则可能过度削弱经济活动的就业。如果经济保持强劲,同时通胀不再持续稳定迈向2%,美联储可以在更长时间内

薛凯桓:“太荒谬了,哪个傻瓜会免费为我们提供天然气?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薛凯桓】 2025年1月1日,因为乌克兰方面不再续签天然气过境合同,斯洛伐克总理伯特·菲佐几度强硬表态,甚至表示要威胁报复乌克兰。 据菲佐透露,泽连斯基给出的条件是俄罗斯不应从中获利。菲佐对此批评道:“他提出的建议在我看来极为荒谬,哪个傻瓜会免费为我们提供天然气?一旦乌克兰停止天然气运输,天然气价格势必上涨,这对整个欧盟而言都将是一场痛苦。” 事实也是如此。俄罗斯经乌克兰过

中俄关系一夜生变!普京火速亮明对华新立场,中方果然没看错

要知道,这一论坛是俄罗斯展示其经济潜力,以及与国际社会建立联系的关键途径。自2009年建立至今,论坛的规模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国家领导人的参与。可以说,该论坛是如今深陷战争阴霾之下的俄罗斯,最为重要的经济和外交工具之一。在这一重要场合,普京公然喊话中方,并将中方形容为“长期重要经贸合作伙伴”。这一举动并非简单的肯定中俄关系,更有为中方送上“定心丸”的意味。虽然还没上台,但特

美联储主席:美联储无需急于调整政策立场,劳动力市场不是通胀压力来源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视觉中国 资料图当地时间2月11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表示,鉴于目前的政策立场的限制性较此前明显减少,同时经济保持强劲,美联储不需要急于调整政策立场。在对货币政策策略、工具和沟通机制的二次定期审查中,2%的长期通胀目标将被保留。鲍威尔表示,过快或过多减少政策约束会阻碍通胀进展,过慢或过少减少政策约束则可能过度削弱经济活动的就业。如果经济保持强劲,同时通胀不再持续稳

欧洲央行发布“中性利率”区间预测,降息还差最后两步?

财联社2月8日讯(编辑 赵昊)当地时间周五(2月7日),欧洲央行在官网发布报告称,根据该行经济学家的估算,欧元区的中性利率在1.75%至2.25%之间。上周,欧洲央行宣布将欧元区存款机制利率降至2.75%。这意味着,该行还需进行两次降息(每次25个基点),总共50个基点才能达到中性利率区间的上限。值得一提的是,1.75%至2.25%这一区间的中点——2%也是大多数分析师和投资者认为欧元区利率最终将

连普京都没料到!乌克兰还是妥协了?泽连斯基突然喊话中国,信号不简单

要知道,在整个俄乌冲突中,中方始终保持着中立的立场,一直在努力促和。中国政府曾多次派遣李辉大使展开穿梭外交,与数十个国家就俄乌问题进行过交流,目的就是希望推动俄乌展开政治谈判。但彼时乌克兰仗着美西方的支持,压根就不领中国的情,后来,泽连斯基为此还多次指责中国,没有帮助乌克兰抵抗“侵略”。很显然,乌克兰和泽连斯基是站在美西方的立场上来看待中国的,但现在,泽连斯基明显是转变了立场。而这种变化,显然不是

以色列政局动荡!为反对停火协议 极右翼政党退出执政联盟

当地时间19日,以色列和哈马斯关于加沙地带停火和人员交换的协议终于正式生效。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在协议第一阶段生效的同一天,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部长本-格维尔宣布辞职,并率领其领导的极右翼政党犹太力量党退出总理内塔尼亚胡领导的以色列执政联盟。犹太力量党宣布退出后,内塔尼亚胡领导的执政联盟目前仍在议会120个席位中占微弱多数。有媒体称,以色列另一极右翼政党宗教犹太复国主义党也可能因反对停火协议而退出执政联

美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美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财联社2月2日电,美国总统特朗普1日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美国的这一最新贸易保护措施在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遭到广泛反对。白宫当天表示,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美国将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加征10%的关税。特朗普说,这与他支持的“保护主义措施”相吻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表示,中方多次表明了立场,始终认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中方始终坚定维护国家

美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1日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美国的这一最新贸易保护措施在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遭到广泛反对。白宫当天表示,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美国将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加征10%的关税。特朗普说,这与他支持的“保护主义措施”相吻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表示,中方多次表明了立场,始终认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中方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此前也表示,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