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壳

生态环境部回应环评造假:常态化开展“挂靠”环评工程师和“空壳”环评单位清理整顿

1月2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环评司司长王志华表示,针对资质取消后环评市场出现的弄虚作假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始终坚持“零容忍”,自2022年以来已查处环评领域违法单位150多家。王志华介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细化环评造假的定罪量刑标准。山东锦华案、江西展航案相继宣判,12名环评相关人员依法获刑,一些存量案

最高检:重点打击利用“空壳公司”等名义实施的虚开、逃税、骗税、骗补等违法犯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2月13日做客最高检厅长访谈活动时透露,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税犯罪5064件10974人,同比分别上升29.6%和38.1%。杜学毅指出,检察机关将继续加强打击涉税犯罪工作。进一步突出打击重点。聚焦重点领域,重点打击利用“空壳公司”“幌子公司”,假借新业态、新科技、平台经济等名义实施的虚开、逃税、骗税、骗补等违法犯罪。进一步统一执法司法

“空壳公司”虚开发票涉税款超千万元,老板获刑4年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税收减免优惠政策,通过注册“空壳公司”,在无真实业务往来情况下,以收取开票费的方式对外大量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严重破坏税收征管秩序,造成国家税款流失。1月21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静安区检察院”)获悉,近日,该院办理了这样一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检察官通过退回补充侦查,全面查清虚开链条,为国家挽回税款损失。经审计,2019年2月至2023年11月间,

生态环境部:清理整顿“挂靠”环评工程师和“空壳”环评单位

南都讯 记者王玮 发自北京 1月2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环评司司长王志华表示,自2022年以来,已查处环评领域违法单位150多家,累计将550多家环评单位和540多名编制人员列入限期整改名单或失信“黑名单”,依法限制或禁止从业。生态环境部环评司司长王志华。针对资质取消后环评市场出现的弄虚作假等问题,王志华强调,生态环境部始终坚持“零容忍”,严惩重罚、综合施策,既猛药去疴

去年前11个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税犯罪5064件10974人

记者2月13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税犯罪5064件10974人,同比分别上升29.6%和38.1%。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介绍,当前打击涉税犯罪任务依然繁重,面临诸多新形势、新情况。——涉税犯罪呈规模化、链条化特征,犯罪手法不断演变。不法分子大量注册“空壳公司”,增加环节、细化分工,作案主体更为分散,涉及企业更多、地域更广。——新业态、行业性涉

最高检:重点打击利用“空壳公司”等名义实施的虚开、逃税、骗税、骗补等违法犯罪

【最高检:重点打击利用“空壳公司”等名义实施的虚开、逃税、骗税、骗补等违法犯罪】财联社2月13日电,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2月13日做客最高检厅长访谈活动时透露,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税犯罪5064件10974人,同比分别上升29.6%和38.1%。杜学毅表示,当前,打击涉税犯罪任务依然繁重,面临诸多新形势、新情况。涉税犯罪呈规模化、链条化特征,犯罪手法不断演

检察机关清理涉企刑事“挂案”2390余件

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召开的“在服务大局中贡献检察力量”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国检察机关共梳理排查出涉企刑事“挂案”2900余件,清理2390余件,清理率81%。最高检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葛晓燕还就社会关注的“空壳公司”“小过重罚”等问题介绍了检察机关开展的相关工作。在开展“空壳公司”专项打击治理中,北京市东城区、江西省景德镇市等地检察机关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动行政机关及时清理整治“空壳公司”

最高检:去年1至11月,聚焦互联网企业违规收集、获取个人信息等问题办案4848件

2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公益保护的中国方案”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加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发展完善“公益保护的中国方案”情况,发布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现场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表示,检察机关以精准监督回应民生关切。2024年1至11月,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守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共办案5.5万件。积极推动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