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
时光相册 | 我们的春节·过大年,看大戏!
“过大年,看大戏”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是迎新春的隆重“庆典”春节戏曲演出是各地百姓最喜爱的民俗活动之一演出现场经常人山人海,热闹非凡1962年,山东郯城马头公社文化站业余剧团的演员,排演地方戏曲淮调《夸公社》,准备在春节期间演出。 新华社记者 李汉孝 摄1994年春节期间,福建莆田多个专业剧团和民间剧组巡回在乡村集镇演出。新华社记者 张生贵 摄1994年春节前夕,广州越秀区业
(新春走基层)非遗活动添西北年味 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中新网银川2月5日电 题:非遗活动添西北年味 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蛇年春节,中国西北大地年味十足。在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秦腔、社火、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成为春节文化活动的亮点。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的传统技艺,不仅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春节期间,甘肃安万秦腔剧团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开演,吸引众多观众前来观看。尤国栋 摄 秦腔
非遗火秀 点亮新春|青年眼中的中国年
中青校媒记者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武文博喷火,这一秦腔中的绝技,源自陕西民间表演,以其独特的魅力震撼着观众。在陕西西安,一场精彩的喷火秀正在上演,表演者运用精湛的技艺,从口中喷出熊熊火焰,展现出杂技的惊险与刺激。这种表演不仅需要高超的技巧,更考验表演者的胆识与实力。
元宵“剧”好看 西安演艺热闹多
春节的喜庆氛围还在萦绕,元宵节又将带着欢乐气息到来。延续新春演艺市场热度,记者9日采访了解到,亲子、曲艺、音乐会……西安各大剧场剧院中,元宵佳节各类剧目的特别编排已蓄势待发。既有经典剧目,也有全新表演,当浪漫悠扬的合唱旋律、浓烈的戏曲秦声、惊艳的实景观念演出与“闹元宵”的团圆与热闹相遇,它们碰撞出的奇妙火花,更将照亮一派“揭天鼓吹闹春风”的新春乐景。春节演艺市场火爆景象将延续至元宵佳节新春期间,西
(新春见闻)过大年看大戏 秦风秦韵吼出年味
中新社西安2月2日电 题:过大年看大戏 秦风秦韵吼出年味中新社记者 陈舒一“好!好!好!”乙巳蛇年正月,露天戏楼下,围坐有七八百位戏迷,为刚听完的秦腔表演鼓掌喝彩。一方戏台,飞檐翘立,雕梁画栋。戏台之上,时而吼出“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的豪迈气势,时而唱念出婉转柔美之腔;戏台下,有的戏迷闭着眼睛跟着唱和,有的戏迷用手轻拍膝头打着拍子。乙巳蛇年正月初三,易俗社文化街区露天戏台上,演员正在演唱秦腔。中新
浪漫元宵节 满载生活的情趣
元宵闹社火,巨龙舞起来。(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尚洪涛 摄)元宵佳节,中国大地的圆月之夜一派灯火辉煌。这一天,关于年的狂欢是诗意化的、浪漫化的、狂欢式的,尤其以夜幕降临时为最。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元宵节意味着春节的尾声和庆典的最后一个高潮,在被灯谜、花灯、社火和美味元宵环绕的节日,满载着中国人的生活情趣与乡愁。越夜越美丽且看灯火里的乡愁两千多年来,无论城市乡村,正月十五这一天中国大地的万家灯火璨若星河
秦腔绕梁 西安高新区庙会年味滚烫
赏秦腔、听秦腔、吼秦腔、迎新春。2月2日,“大戏看秦腔”新春文化庙会在高新区草堂、灵沼街道拉开序幕,精彩纷呈的秦腔演出,瞬间把参与活动的群众拉进了过年的喜庆氛围中,勾勒出一幅淳朴生动、热闹纷呈的新春“年画”。活动现场,演员们唱腔高亢激昂、韵味十足,一曲《黑叮本(大升官)》将剧目中人物的情感和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演员唱得激情投入,展现了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乌鲁木齐:居民自发成立艺术团丰富文化生活
2月26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新民路邻里中心,腾飞艺术团的演员们为周边邻居们奉上一场传统戏曲专场演出。新民路邻里中心已吸引70余个由社区居民自发成立的艺术团队,涵盖越剧、京剧、秦腔等十余个传统戏曲队伍,同时还有舞蹈、器乐、模特等队伍,目前总人数已达1500余人,并举办文化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图为艺术团演员在场边候场。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2月26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新民路邻里中心,腾飞艺术团的演员们为周
宁夏贺兰县2025年第五届春季“村晚”火热启动
1月22日,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农旅产业园热闹非凡,一场以“金蛇狂舞闹新春 彩蝶翩跹迎盛世”为主题的充满乡土气息的春季村晚在这里隆重举行,村民们欢聚一堂,活动在开场舞蹈《盛世鼓舞》中拉开了序幕,迅速将观众吸引到了节目中。活动现场,欢乐吉祥,喜气洋洋。观众们热情高涨,舞蹈《羊板响起花儿飞》、男声独唱《大黄河》、秦腔清唱《大登殿》、小品《家有一宝》等12个优秀农民文艺节目精彩上演,喜庆欢乐的气氛洋溢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