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水浇菜”延续千年!专家:用粪水浇种的蔬菜不能吃,这是为啥 我国与西方国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我国有了三千多年的农耕历史,也在农田中孕育出了我国特有的农耕文明。然而中科院的专家却直言,粪水浇出来的菜是不能吃的,吃了是不健康的,这话有根据吗?施肥与农耕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有了肥料的滋养,土地才更加肥沃,生长出的农作物才更加茁壮、果实也更加饱满、香甜。正是人们认识到了肥料的作用,才有了“地靠肥养、苗靠肥长”的说法。而这里所说的“肥”是“农家肥”,也就 军事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凝聚全球海洋城市新共识 《青岛宣言》面向全球发布 大众网记者 彭苗苗 青岛报道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气候变化的调节器,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2月26日至27日,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主办,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与“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承办,以“海洋让城市更美好”为主题。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国际涉海组织有关负责人,国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上海启动“全球科学智能开发者社区” 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全球科学智能开发者社区正式启动。未来,该社区将通过知识共享和技术协作,推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空间信息、量子计算以及人文社科等前沿领域的协同创新,形成科研突破,并将持续聚焦技术资源池,共享数据集和协作开发平台等内容,为科学智能领域的创新开发者提供独特的支持体系。(科创板日报 张洋洋)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逐梦苍穹与深蓝 我国前沿科技实现“硬核突围” 央视网消息:国家航天局2月28日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的玄武岩,验证了全月尺度月球岩浆洋假说,相关论文2月28日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月背样品验证了月球岩浆洋假说月球岩浆洋假说是月球起源与演化的一个重要假说。该假说提出,月球形成之初,曾呈现为全月范围的岩浆海洋。而随着后期的研究发现,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演化不完全一致,月球岩浆洋假说受到质疑。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2025年教育部1号文件发布→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工作指南》),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科学类课程教师工作内容。《工作指南》指出,实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要聚焦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核心素养培育,围绕课程体系构建、育人方式变革、师资队伍建设、评价范式改革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工作指南》明确,配齐配优科学类课程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配齐配足小学科学教师,确保科学教师具有科学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在社会建设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就,对于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降级!天津最新预警! 刚刚健康天津发布最新流感分级预警周报天津市流感流行分级为I级处于流感非流行期预计2月24日至3月2日流感活动处于低水平流感病毒感染机会较少为进一步做好流感防控工作,科学、及时地将流感监测结果向社会反馈,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分析历年流感监测大数据,形成流感分级预警信息、相应级别防控重点及有关建议,指导群众做好预防,保护好易感人群。每周通过市卫生健康委官方微信(健康天津)、微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解码闪耀太空的“中国星”(序与跋) 《星耀中国:我们的量子科学卫星》:印娟等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早在公元前613年,哈雷彗星就被载入史书《春秋》,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中的敦煌星图,更是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星图之一。“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大约2300年前,诗人屈原用长诗《天问》向浩瀚无垠的星空发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空间不懈的探索精神。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上天。1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履职一年间丨打破数据“孤岛” 他在调研中探索如何更好利用“大国重器” 大科学装置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利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多年来持续关注如何更好发挥这些“大国重器”的作用。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他又在准备什么提案?春节刚过,沈志强委员就来到上海张江科学城开始新一轮调研,进一步完善今年的提案内容。张江科学城大型科研设施集聚,是我国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的重要科研基地之一。调研中沈志强发现,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建成不少大型科研设施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欧阳自远院士揭秘:为何美国登月之后,几十年来再没有载人登月? 人类都登上月球快半个世纪了,怎么就没人再去一趟呢?尤其是美国,当年可是豪掷千金,把12个宇航员送上了月球表面,又是插旗又是拍照,轰动全球。可为什么这之后就偃旗息鼓了,真正的原因,还得听听“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怎么说。他可是中国探月工程的灵魂人物,从拿到美国赠送的一小块月球岩石开始,就和月球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段奇妙的缘分不仅开启了他的探月之路,也让他对美国为何停止载人登月有了深刻的理解,他发现了什 军事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