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推出一批特色微专业,4个微专业本学期开启招生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中国农业大学微专业报名通道已开启。2月27日记者了解到,中国农业大学已建成15个微专业,其中植物生物安全、奶业科学与管理、智慧水务管理、数字贸易与金融等4个微专业于2025年春季学期(本学期)招生,其余微专业将于2025年秋季学期招生。什么是微专业?中国农业大学介绍,微专业是一种新型的专业模式,强调模块化、系统化设计,学程短,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就能深入学习;灵活度高,能自主选择课

吉利德科学四季度营收75.7亿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

【吉利德科学四季度营收75.7亿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财联社2月12日电,吉利德科学四季度营收75.7亿美元,分析师预期71.3亿美元。四季度营收75.7亿美元,分析师预期71.3亿美元;四季度Veklury营收3.37亿美元,分析师预期3.801亿美元;四季度Trodelvy营收3.55亿美元,分析师预期3.215亿美元。

跟山东“新春第一会”学改革方法

中国有句俗语,叫作“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意思是做事时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游刃有余、获得成功。推进改革更是如此。改革越是深入、问题越是复杂、任务越是繁重,一套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方法论”,就越显得尤为重要。今年的“新春第一会”,山东提出要着重推进10项重点改革任务。每一项改革都不是“好啃的骨头”。怎么改?如何干?会议提出了4条科学方法:一是调查研究要扎实深入二是方案制定要精准精细

吃萝卜会促进结节生长?丨中新真探

中新网2月14日电 萝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对健康有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适量食用萝卜是非常健康的,并且不会对结节(例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来源:@科学辟谣 中国新闻网微博)

10910米!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完钻 创造多项世界纪录

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我国深地工程获得重大突破,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完成钻井任务,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并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经过近2年钻探,完成钻井任务的深地塔科1井不仅获得了我国首份地下万米的岩芯标本,还在一万米的地下找到了油气存在,这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本次钻井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在深地领域科学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深地塔科1井位于

别再迷信喝茶 “刮油”!春节油腻如何解,科学方法请看这里

春节期间,探亲访友、聚会聚餐少不了,很多人都开启大鱼大肉模式,可吃完这些,又总觉得有点油腻,还担心发胖。于是很多朋友走上了喝茶“刮油”的道路。所谓的“刮油”真的靠谱吗?到底应该怎么解腻呢?所谓的“刮油”,指的是啥?我们所期待的喝茶“刮油”,大约是想通过喝茶,达到分解脂肪,或抑制、延缓脂肪吸收,再不然能促进脂肪从体内排出也可以。总之,就是想用喝茶来减少人体摄取的脂肪。这个目标,茶真的能做到吗?很遗憾

冬天皮肤干燥,需要天天敷面膜补水?丨中新真探

中新网2月11日电 冬天皮肤干燥,需要天天敷面膜补水?面膜确实有保湿效果,但是并不应该天天敷。频繁使用面膜反而可能对皮肤造成负担。角质层是皮肤的第一道屏障,含有多种脂质和天然保湿因子,能够有效地保持皮肤水分。当皮肤过度吸水时,角质层可能会变得脆弱,导致屏障功能受损。(来源:@科学辟谣 中国新闻网微博)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俊龙入选全球前0.05%顶尖科学家

南都讯 记者孙小鹏 通讯员张通 日前,国际权威学术评价机构ScholarGPS发布2024全球前0.05%顶尖科学家榜单,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俊龙教授以卓越的学术贡献入选。在“近五年榜单(Highly Ranked Scholar - Prior 5 Years)”中,陈俊龙教授以全球第8(全国第1)的卓越排名,跻身全球华人学者顶尖行列;在彰显终身学术积淀的“终身榜单(Highl

科学副校长如何点燃青少年“科学梦”| 新京报快评

▲资料图: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第三小学的老师在校园科技馆内指导学生体验“发电锚”。图/新华社发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其中提出,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青少年宫、博物馆、科技企业等力量,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科学副校长,鼓励并支持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科学家、理工科专家担任科学副校长。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各行各业

建站40周年 极地“长城”见证我国南极考察事业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正在进行,目前,长城站正在进行生态、大气、高空物理、测绘、地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并将与中山站、秦岭站一起,首次迎来三站同时越冬任务。40年前的2月20日,在南极洲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上,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举行落成典礼。如今,长城站迎来了自己的“不惑之年”。1985年2月14日22时,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在南极洲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南部巍然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