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

一觉醒来,中美干了件大事,特朗普提前交底,上台第一天就要毁约?

据人民政协网消息,2024年12月13日,中美两国政府代表在北京通过换文的方式签署了《关于修订和延长两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的议定书》。这一举措意味着《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自2024年8月27日起得以延期5年。《中美科技合作协定》(STA,以下简称“协定”)有着45年的历史,自中美建交后,该协定见证了两国科研合作取得的众多成果。这个协定在期满时经历了两次延期方面的波折,不过,最近它成功获得续签。12

中国AI领域最高荣誉!2024年“吴文俊奖”公布,成都团队揽2奖

近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布公告,授予53个项目为2024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了解到,成都团队共获得2个奖项:四川大学智能交叉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章毅获科技贡献奖,电子科技大学牵头的复杂场景高性能目标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据了解,这并非成都团队首次获得该奖,近年来成都人工智能企业、高校已获奖项20余个。例如,成都宣图智享信息科技有限公

周文标已任中国科协党组成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网日前更新后显示,周文标已任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办公厅主任。 周文标,男,汉族,1971年6月生,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他曾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后任中国科协办公厅主任。中国科协是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由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

上海交大缅怀黄旭华院士,有一条“旭华路”一个“旭华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江倩倩 张文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黄旭华的故事,在母校上海交通大学被师生久久传颂。他掷地有声的誓言再次浮现在大家耳边:“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献身核潜艇事业,此生无怨无悔”。黄旭华在家中排行老三,父亲和母亲都学过医,在当地开诊所和药房治病救人,颇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逝世 享年99岁

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黄旭华生平黄旭华同志,曾用名黄绍强,男,汉族,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

《科普法》修订版科普活动线上开展

中国日报1月22日电(记者 闫东洁) 1月21日,"科普之光——《科普法》开启新篇章"网络直播活动在京举办。科普中国、中国科协之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校共青团视频号、中国科技网、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网等多个主流媒体及网络平台进行同步线上直播。本次活动通过"点亮、启迪、齐飞、汇聚"四个篇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在每个篇章设置"普法时刻

送别!为国“深潜”的他走了……

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今天共同追忆黄旭华自幼立志科学救国为国“深潜”三十年“从一开始参与研制核潜艇,我就知道这将是一辈子的事业。”黄旭华曾说。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汕尾。上小学时,正值抗战时期,家乡饱受日

今日起申报!海口科技人才最高扶持500万元

为深入实施“椰城优才计划”,全方位引进、培育科技人才,海口近日启动支持引进培育科技人才专项资金申报工作。根据《关于支持引进培育科技人才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对于符合条件的科技人才最高给予500万元的扶持奖励;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给予100万元的扶持奖励。据悉,项目采取网上申报方式。申报单位需注册登录海南省惠企政策兑现服务系统,选择区划“海口市”,主管部门选择“海口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

科普书单·新书|贪婪的代谢

《可变思考:数学与创造性思维》[日]广中平祐 著,佟凡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25年2月版本书为日本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广中平祐的思想文集。书中以“创造性思维”为线索,讲述了作者在数学研究中总结出的思考模式——“可变思考”,并在问题的发现、提出、整理、转换等方面做了具体阐述,让读者了解数学家独特的多维度思考方法。同时,本书还对日本数学教育中的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学校教育、亲子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广西修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本报南宁2月23日电 (记者张云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近日印发修订后的《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奖励在广西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促进有利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助力构建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办法自3月1日起施行。广西科学技术奖包括8个类别,每次授奖奖项实行总量控制。最高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奖、企业科技创新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分等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