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

海洋所海藻种质库团队发布海带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参考基因组

2月18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藻种质库团队(www.caslivealgae.com)在大型海藻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成功构建了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的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参考基因组。该成果以"Chromosome-level genome assembly for the ecologically and economically important alga S

3月1日起河南部分水域进入禁渔期

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消息,河南今年继续实施禁渔工作,划定的禁渔区和禁渔期如下:丹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鸭河口水库蒙古红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年禁渔;河南省境内长江支流及其水库、淮河干流,3月1日至6月30日禁渔;河南省境内黄河干流及南洛河、沁河、金堤河等主要支流,4月1日至7月31日禁渔;河南省境内漳河、卫河、徒骇河、马颊河干支流及其水库,4月1日至7月3

湖南发布“种十条” 助力种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壮大现代种业 做强种子“芯片”“种十条”助力种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加快实现种业振兴,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印发《关于促进种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简称“种十条”),进一步壮大湖南现代种业产业。加快优异资源利用。通知明确,依托种业企业开展种质资源保护、核心育种场建设,加大优异种质资源向阵型企业和优势企业分发利用。鼓励开展育种创新,支持种业龙头企业牵头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

3月1日起 河南部分水域进入禁渔期

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消息,河南今年继续实施禁渔工作,划定的禁渔区和禁渔期如下:丹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鸭河口水库蒙古红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年禁渔;河南省境内长江支流及其水库、淮河干流,3月1日至6月30日禁渔;河南省境内黄河干流及南洛河、沁河、金堤河等主要支流,4月1日至7月31日禁渔;河南省境内漳河、卫河、徒骇河、马颊河干支流及其水库,4月1日至7月3

“甘农123”:西北玉米产业的希望之“芯”

金黄色的玉米棒在阳光下闪耀,散发着诱人的芬芳,农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些丰收的喜悦,离不开甘肃农业大学玉米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团队的辛勤付出。他们选育出的最新品种“甘农213”荣获2023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为西北地区玉米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玉米种质资源是玉米育种的基础。”团队负责人彭云玲教授带领团队扎根西北,从2012年开始专注于玉米种质资源收集、抗逆遗传解析、基因发掘、种质创

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

【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财联社2月14日电,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其中,农业新品种培育方面,主要目标是:以种质资源保护为基础、自主创新为核心、供种安全为底线,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推动育种技术体系迭代升级和生物育种研发应用,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加快实现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

我国科学家成功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辅酶Q10,被誉为“人体的发电机”,能驱动人体细胞产生能量,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同时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膳食补充剂。我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创制全球首个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2月14日,国际权威期刊《细胞》发表了相关科研论文。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学研究中心陈晓亚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等合作完成。业内专家认为,辅酶

中国科学家联合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学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陈晓亚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等合作,通过系统分析辅酶Q在陆生植物中的演化轨迹及关键酶自然变异,解析了植物辅酶Q侧链长度控制的分子机制,利用引导编辑技术改变水稻基因组Coq1酶的5个氨基酸,创制了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小麦编辑也取得重要进展。2025年2月14日,该研究成果在国

湖南省植物园早樱提前绽放

2月14日,记者在湖南省植物园看到,园内早樱已经开放。樱花树下面,是成群结队的游客,他们在此或拍照,或赏花,忙得不亦乐乎。 湖南省植物园内有一个樱花湖,湖的四周栽种着大量的染井吉野樱,一般在3月开花,湖南植物园为此举办过多届樱花节,这也在不少市民心中形成了一个印象:3月才有樱花可赏。其实,经过多年引种与培育,湖南省植物园内目前有100多个樱花品种,最早的在2月就开花,最晚的在4月开花,这也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