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

孟连开展早稻插秧工作 今年种植面积逾1万亩

中新网云南新闻2月11日电 时值春耕时节,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田间地头,农户们正开展早稻插秧工作,有序推进春耕生产,为新一年的丰收播下希望的种子。今年该县预计水稻种植面积可达1.2万亩,为确保全年水稻丰收提供有力保障。在娜允镇芒弄村的水稻种植基地,农户们早早来到田间,翻耕土地,为插秧做准备。随着插秧机的轰鸣声,一排排整齐、嫩绿的秧苗被均匀地栽种在水田中,农机手驾驶着装满秧苗的插秧机在田

耕耘春天#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2月21日,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平邑街道农民在田间为种植的马铃薯覆盖地膜(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武纪全摄)2月21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曲阳桥镇西河村农民进行西瓜苗管护作业。新华社发(梁子栋摄)2月20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一处蔬菜种植基地,农机手驾驶农机整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春雷摄)2月20日,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一家

年综合产值超7亿元!四川大竹头茬香椿走俏,市场供不应求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初春时节,在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大棚种植的头茬香椿已经零星上市,虽然价格偏高,但依然供不应求。在达州市大竹县中华镇马龙村的种植大棚里,村民们正在采摘新鲜冒出的香椿。一朵朵椿芽长势良好。采摘来的香椿被集中打包,以邮寄的方式发往外地市场。由于香椿的集中上市时间在3月初,这批头茬香椿成为了市场的宠儿,价格是集中上市期间的2倍到5倍,尽管如此,依然是供不应求。四川达州市大竹县香椿产

威海种樱桃达人:有了“智慧内核”,一人干十个人的活

清晨6点,威海临港区晨雾未散,樱桃大棚内的智能温控系统已悄然启动。传感器实时监测着温度,当数字跳到20℃时,顶部的通风口自动打开;滴灌管以每分钟15次的节奏,将260米深的井水精准输送到每一棵树下。4名技术员在监控室轻点手机,管理着21个大棚——这样的场景若在20年前,连王世金自己都难以想象。 “农业不好做。”这位皮肤黝黑的山东汉子反复念叨这句话。18年前,他还是个退伍军人,偶然接触到反季节樱桃种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宜黄:新农人筑梦田园 竹荪菇撑起“致富伞”

中新网江西宜黄1月22日电 (巫发阳 李悦 刘伦花)冬日时节,走进江西抚州市宜黄县东陂镇边山村土堆组竹荪菇种植基地,伴随着温暖的阳光,数位菇农正在有条不紊地铺摊竹屑、种植菇菌,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竹荪菇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深受群众喜爱,发展潜力巨大。”竹荪菇种植基地负责人黎建平介绍,竹荪菇以木屑、竹屑、稻草等为栽培原料,东陂镇竹木资源丰富容易获取,因此选择在东陂镇设立

“多点开花”促增收——云南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见闻

对于家住乌蒙山区深处的张明芬来说,种植天麻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刚过去的这个天麻采收季,她家的天麻收成不错。她说:“我家种天麻一年收入8万多元,还种了些苞谷和洋芋。”37岁的张明芬来自云南昭通市彝良县荞山镇官房村。村党总支书记赵富全说,全村种植天麻6700亩,产值1600万元,覆盖农户450户,基本实现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全覆盖,有的农户靠种天麻年收入一二十万元。不仅有天麻,官房村还种了3万亩竹子,

新春走基层·山乡新画卷丨增收账本沉甸甸

彩云之南,深山峡谷,独龙江水碧绿澄澈,可想一睹它的美丽,却要翻雪山、穿隧道。行路虽难,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发展步履坚实,人均年收入连续3年增长,2024年达2万元以上。今年春节期间,记者走进独龙江乡,听乡亲们细说沉甸甸的增收账本。算算旅游增收账——上午10点,孔当村主干道旁,灯笼高挂,年味浓郁。餐馆负责人何卫琼刚为来自昆明的16位客人准备好早餐,紧接着就把货车运来的米、面、蔬菜等搬到厨

拜城:温室大棚育苗忙 春耕生产有保障

连日来,拜城县各乡镇温室大棚育苗工作陆续开始,农户们抢抓农时培育种苗,变“冬闲”为“冬忙”,为春耕生产打下坚实基础。阿依孜木古丽·努尔从事温室大棚育苗已经5年了,是村里的技术员和育苗能手,每年春节前后她就开始准备育苗各项工作,她培育出来的蔬菜苗也很受欢迎。阿依孜木古丽·努尔说:“西红柿和辣椒已经出苗了,长势良好,再过一个多月就能出棚移栽了。”阿依孜木古丽·努尔每天都会来大棚巡视,给工人进行技术指导

湖北远安:珍稀菌种“撑开”乡村致富“伞”

中新网宜昌2月13日电 (朱新宇 洪伊宁 孟艳)13日上午,在湖北远安县鸣凤镇花园村的钢架大棚内,63岁的村民李德菊挎着竹篮穿梭其间,抢抓羊肚菌的最佳采收期。远安县鸣凤镇花园村村民在大棚内采收羊肚菌。远安县委宣传部 供图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因形似羊肚而得名,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备受市场喜爱。远安地处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以出产菌菇闻名。近年来,远安县不断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科技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