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户

赶大集,有“看头”也有“赚头”

腊月里,年味浓。安徽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村民张殿兴起了个大早。他记挂着要参加一项重要活动——赶大集。在皖北农村,赶集是大事儿。闻集镇每逢农历单数日便有集,临近春节,大集愈发热闹。这次大集不一般。40家种植户带来自家新鲜草莓,现场比拼、现场售卖,张殿兴是其中之一。闻集镇党委书记王常亮介绍,草莓种植是当地特色产业,全镇草莓种植面积达2.4万亩,年产鲜果7万余吨,年产值超11亿元。“天仙醉”“红玉”“冰雪

各地抢抓农时加紧春季农业生产 田间满满“科技范儿”增收“钱”景美

央视网消息:眼下,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生产陆续展开。各地抢抓农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紧春季农业生产。立春过后,山西810多万亩冬小麦进入春灌、追肥关键期。针对冬小麦起身返青,山西夹马口、大禹渡、禹门口等大型黄灌区陆续开机上水,启动春浇春灌。占山西小麦种植面积达九成的晋南地区,“返青水”正灌溉百万亩冬小麦,为今年夏粮丰产打好基础。我国小麦生产大省河南,农田肥水迎来需求高峰。在滑县,农技人员指导种植

澳大利亚蔬菜卖不出去了?消费低迷,超三成种植户考虑转行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美联社2日的报道称,澳大利亚目前蔬菜消费量和价格正在不断下降,该国最新一份蔬菜产业调研报告显示,由于高成本、低回报等原因,该国34%的种植户都在考虑放弃蔬菜种植。维利沙是澳大利亚墨尔本附近的一个农场主,她们一家三代人一直以种植蔬菜为生,但近来她正在考虑离开这一行业,因为近期澳大利亚蔬菜消费量和价格一直萎靡不振,加之种植成本飙升,蔬菜种植面临较大挑战。跟维利沙一样,目前澳

“沃”野丰景焕发乡村新气象

新华社南宁2月24日电 题:“沃”野丰景焕发乡村新气象新华社记者朱丽莉、田子骏早春时节,地处北回归线附近的广西南宁,气候温润宜人。在“中国沃柑之乡”南宁市武鸣区,各村镇的种植户们忙个不停,在采摘、打包、装车等日常劳作中感受着沃柑丰收的喜悦。武鸣区沃柑种植面积从2012年的800多亩发展到如今的46万多亩,2024年产量增长至150万吨。在当地,“小沃柑”变身“黄金果”,助推乡村振兴,成为人们增收致

新春抢农时 大棚育苗忙

新年孕育新希望。2月6日,记者在博湖县本布图镇劳希浩诺尔村种植户回玉春的大棚里看到,全自动穴盘育苗点种机运转不停,工人们熟练地进行装基质、压盘、撒种、覆盘、放盘等工序,一派繁忙景象,不一会儿,一排排密密麻麻的育苗盒就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大棚里。回玉春说:“我们从春节前开始进行辣椒育苗点种的准备工作,今年准备在大棚内培育3.7万盘辣椒苗。”温室大棚育苗移栽技术可有效避开或减少春季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

千城百县看中国|内蒙古:“莓”好时光 采撷清甜

“吃” 有机营养土,“喝” 弱碱配比水,“住” 阳光暖棚……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巴润布尔嘎斯台嘎查,种植户融合寒地特色与现代科技种草莓,培育出 “草原珍品草莓”。这一特色种植加智能化管理模式,让采摘园成为热门乡村旅游地,吸引众多游客来此体验采摘,品尝鲜美草莓。草莓采摘农业蓬勃发展,有力带动嘎查增收致富,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制片人:马宝军策划:张青 杜屹然统筹:汪峰 陶玲君编导:邵向群报道员:董旭阳

春节临近瓜果蔬菜水产品需求旺 现代化技术保供应

还有不到两周就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备年货,各地对新鲜菜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户、合作社和净菜加工企业也都十分忙碌。进入“四九”天,气温下降,“菜篮子”“果盘子”的生产主力,也由露地生产切换到设施大棚。河北省定兴县的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近6万亩,在这里的蔬菜生产基地,茄子、西红柿、青椒等大宗蔬菜长势喜人,正在大量采收上市。河北省定兴县蔬菜基地技术员张鑫:目前我们有11个棚在生产,其中有西红柿、黄瓜、茄

中新武威观 | 凉州区园区育苗忙 合奏“春耕曲”

中新网甘肃新闻2月26日电 (高素云 李化阳)雨水节气刚过,武威市凉州区清水镇苏邓村4组的种植户刘大祯就已经平整好了棚内的土地,开始做菜苗种植前的准备工作。“今年春天家里打算在3座拱棚内种植西红柿,已经在12月份与凉州区甜美种苗产业园签订了购苗合同,计划近期种植。我做完准备打电话联系,产业园就会送苗进棚,非常方便。”正在忙碌的刘大祯说。俗话说“苗好五成收,秧好一半功。”对于很多种植户来说,优质的蔬

“小年”减产,价格上涨!成都正大量上市,很多人都爱吃→

成都耙耙柑大量上市,吃货朋友们或许已经发现,今年的耙耙柑价格普遍高于往年,且上市时间还略微推迟了10余天。是何原因?日前,成都市部分耙耙柑种植户以及收购商向红星新闻记者透露,今年成都柑橘遇“小年”,加上2024年8月份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导致今年的耙耙柑产量总体降低了约1/3,多个种植户介绍,田间收购价随之上涨,“往年收购价一斤3块左右,今年已经涨到了三块五到四块不等,涨了约30%。”▲耙耙柑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