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

握手 跳广场舞……机器狗亮相乡村社火表演

近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盛大的春节社火表演中,“科技萌宠”机器狗成为新亮点,它们不仅主动与游客握手互动,还集体跳起了广场舞。接下来,它们还将在春耕中“大显身手”。作者:孙正好 屈宇伟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疆阿克苏市:社火演出不间断 红红火火闹元宵

2月8日,一场热闹非凡的社火表演在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精彩上演,为广大群众带来了一场民俗文化盛宴,让浓浓的年味弥漫在大街小巷。社火表演在一阵激昂的锣鼓声中拉开帷幕,威风凛凛的舞狮队伍率先登场,它们灵动的身姿、矫健的步伐,时而跳跃,时而翻腾,引得观众阵阵喝彩。随着舞狮表演的结束,扭秧歌的队伍迈着欢快的步伐走来,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服装,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手中的彩扇和手帕上下翻飞,为现场增添了一抹亮丽

吉祥中国年 | 妆

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是浚县最热闹的时候。社火表演前,演员们都会前往指定的地点化妆。整个化妆过程中,演员们或兴奋地讨论表演细节,或好奇地看着镜子里逐渐变化的自己,欢声笑语不断。等妆扮完毕,他们仿佛穿越时空,成为了社火故事里的主角,迫不及待地要登上舞台,展现风采。 张清 摄 吉祥中国年 | 妆 吉祥中国年 | 妆 吉祥中国年 | 妆 吉祥中国年 | 妆 吉祥中国年 | 妆 吉祥中国年 | 妆 吉祥中国

(新春走基层)非遗活动添西北年味 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中新网银川2月5日电 题:非遗活动添西北年味 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蛇年春节,中国西北大地年味十足。在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秦腔、社火、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成为春节文化活动的亮点。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的传统技艺,不仅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春节期间,甘肃安万秦腔剧团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开演,吸引众多观众前来观看。尤国栋 摄 秦腔

西宁城东区区级社火队首次亮相

中新网青海新闻2月10日电(花英)为进一步丰富和活跃全区群众春节文化生活,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增强广大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集中展示西宁市城东区辖区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和各族人民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2月9日(正月十二),该市城东区顺利举行优秀社火集中巡游展演活动。图为西宁市城东区社火展演现场。城东区文旅局供图首次组建区级社火队2025年,城东区社火巡游展演

文化润疆丨在新疆品味首个“非遗版”春节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观看非遗打铁花、漫步花灯展间、欣赏“非遗”表演秀、滑雪喜迎新年、品尝雪地火锅……蛇年春节假期,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宛如璀璨星辰,备受天山南北各族群众的喜爱与追捧。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投身于这浓浓的年味之中。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荣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新疆这片多民族交融的热土上,传统年俗与非遗技艺、

(新春见闻)广东潮汕英歌舞在青海惊艳亮相

中新社西宁2月9日电 (刘洋)2月8日晚,在西宁的最后一场演出结束,来自广东揭阳的19岁英歌舞表演者陈创鸿裹紧羽绒服,拿起氧气罐深深吸了两口。“从来没有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跳潮汕英歌舞,感觉喘不上气”。陈创鸿笑着说。“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在西宁举办的系列社火巡游活动中,当地民众意外发现,火爆中国社交媒体的潮汕英歌舞登场表演。2月7日的社火集中巡游展演更是吸引了当地超过13万民众上街观看

新春走基层|古县隆德闹元宵:社火送福 暖锅蒸腾 罐罐茶香

新华社银川2月11日电(记者任玮)蛇年新春,在宁夏六盘山脚下的固原市隆德县,闹元宵的氛围从正月十四这天就开始了。当日,隆德县2025年“农文旅推介暨非遗过大年·社火闹新春”活动拉开大幕,来自全县的10支社火队伍齐聚一堂进行社火展演,为全县人民送上一道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盛宴。凌晨三四点,参加社火表演的男女老少就开始忙活起来,涂油彩、画脸谱、穿行头,组织锣鼓乐队,检查花车装点,就等天亮能把最好的表演呈

陇南武都社火展演话非遗

2025年2月13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在万象街区举办社火展演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扭秧歌、跑旱船、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传统表演轮番上演,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拍摄:陈坤 何贵德 制作:路晓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