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新研究让机器人通过自我观察学习和理解自己的身体

【新研究让机器人通过自我观察学习和理解自己的身体】《科创板日报》3日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基于视觉学习与机器人技术的交集开发了一个方法,让机器人通过自我观察来完善动作并预测自己的空间运动。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普通2D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来建立对自己运动的自我意识。该研究团队在《自然·机器智能》杂志上发表了这项研究,揭示了这一过程。

“第一届广东党史文献征集展示活动” 成果发布会在广州举行

2024年12月31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第一届广东党史文献征集展示活动”成果发布会在广州举行。会议隆重介绍了活动取得的成果,并向有关单位颁发了荣誉证书。3位参与单位的代表作了发言,相关专家作了精彩点评。最后,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尹德慈介绍了活动初衷,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打算。会议由研究室副主任陈春华主持,部分参与单位的代表、省室全体领导干部,共约80人参加本次发布会。会议隆重介绍了活动

深度学习技术帮助设计抗眼镜蛇毒蛋白质

新华社洛杉矶1月16日电 美国华盛顿大学、丹麦技术大学等参与的研究团队日前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设计出能够与眼镜蛇三指毒素结合的新型蛋白质,可防止这类毒素破坏神经系统和细胞。三指毒素是眼镜蛇科蛇类毒液中最主要、功能分化最多样的毒素家族之一,包括α-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等,能通过抑制神经递质受体产生严重的神经毒性并导致组织损伤。研究人员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寻找容易与这类毒素结合的

中国科学家合成毫米级“陨石钻石”

中新网长春2月13日电 (记者 郭佳)近日,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高质量六方金刚石块材,不仅终结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六方钻石能否独立存在的争议,还将其尺寸由纳米级提升到毫米级。这一重大突破由吉林大学高压与超硬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综合极端条件高压科学中心刘冰冰、姚明光团队联合中山大学朱升财等合作取得。姚明光13日接受了中新网记者专访。六方金刚石于1967年在陨石中被发现,故名“陨石钻石”。它是石墨在陨石撞

“太空养鱼”将上新 斑马鱼有望再次“出征”中国空间站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近日举行的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科学与应用进展情况介绍会上获悉,在去年(2024年)我国成功开展“太空养鱼”的基础上,今年,斑马鱼有望再次“出征”中国空间站。据了解,第二批进入中国空间站的斑马鱼预计有6条,同时还将有6克金鱼藻一同进入中国空间站。通过斑马鱼,科研人员将重点研究微重力对脊椎动物肌肉和骨骼的蛋白质造成的影响。斑马鱼是一种小型的热带淡水鱼,它的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有高达7

我国新发现一颗彗星

新华社南京1月17日电(记者王珏玢、邱冰清)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月16日晚通报,国际小行星中心于当日发布了由该台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发现的一颗新彗星C/2025 A3 (Tsuchinshan)。这也是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第9颗彗星。紫金山天文台助理工程师徐智坚介绍,彗星C/2025 A3 (Tsuchinshan)于1月5日被首次观测到,当时亮度约为19.5视星等,疑似具有彗星特征。随后,紫金山

长期这样吃饭,全身炎症上升,痴呆风险增加!

话说,“病从口入,疾从食来”。实际上,很多疾病的发生其实都和饮食有着一定关系。日前,一项追踪了22年的研究发现:长期促炎饮食的人,不仅全身炎症上升,而且老年痴呆的风险大大增加。长期这样吃饭的人全身炎症上升、痴呆风险增加日常饮食吃得不对,会导致身体出现慢性炎症,尤其是促炎饮食。2024年12月,《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长达22.3年的随访,对1487名受试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