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

海通证券:AI投资新机遇 关注教育与人力资源服务行业

2月20日消息,海通证券研报认为,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和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变革。AI在个性化教学、智能答疑、招聘流程优化、员工培训定制等方面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本轮由DeepSeek带动的资产重估浪潮中,教育&人力资源服务板块上市公司有望实现估值重塑。(海通证券)(来源同花顺,以上信息为南都·湾财社AI大数据自动生成)

政策前景积极 多家券商研报看好股市

【政策前景积极 多家券商研报看好股市】财联社2月26日电,基于对近期政策的乐观预期,多家券商分析师近日发布研报称,从过往市场表现来看,资本市场在两会前后往往有相对积极的表现。当前,A股市场环境较为有利,投资者情绪也偏向积极,在此背景下,两会前后A股市场有望维持平稳态势。此外,券商分析师普遍预期,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或定在5%左右,财政政策方面会更加积极有为,其中新质生产力与消费相关支持措施备受关注。分

中信证券2025年消费电子投资策略:看好内需、AI、出海三大成长机遇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展望2025年全年消费电子投资方向,建议聚焦内需、AI、出海三大成长机遇。其中,内需方面,需要重点关注消费电子国补对智能手机等产品的需求带动;AI方面,需要关注AI手机、AIoT、汽车智能化三大方向;出海方面,建议关注公司的成长机遇。

31家券商62份研报热议黄金,央行增持,险资试点,券商热研,黄金牛市加速or见顶?

财联社2月11日讯(记者 高艳云)黄金突破2900美元/盎司,央行连续第三个月增持黄金,瑞银预测黄金上调至每盎司3000美元,黄金股ETF规模新高......黄金一时风头无两。 自2月5日A股开盘以来,券商对黄金市场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截至2月11日,近7个自然日内,31家券商研究所共发布了62份黄金相关研报。其中,兴业证券研报数量较多,有5份;有4份的是中信建投;有3份的是平安证券、德邦证券、华泰

券商分析师也“风格漂移”?电新、建材首席跨界研究AI,研究与同投资同此凉热

财联社2月14日迅(记者 高艳云)如今,券商分析师也出现了“风格漂移”现象。近日,来自东吴证券电新首席曾朵红的研报引发关注。2月10日,曾朵红发布的研报标题为《人形机器人深度报告之七:海外人形机器人深度:人形机器人的GhatGPT时刻已至》。曾朵红指出,机器人当前类比2014年电动车,即将量产,开启10年产业大周期,强烈看好板块包括特斯拉链、华为及国内链、英伟达链、宇树科技链。一位市场投资人士感叹

银河证券:预计美联储在2025年会采取较为谨慎的降息路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月30日晚间,银河证券发布研报显示,综合考虑2024年底美国经济的表现与当前经济数据,美国经济展现出一定的增长势头和韧性。自1月20日上台以来,特朗普迅速签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其政策风格强调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不过其常绕过国会通过行政命令推进议程,因此其执行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政治和法律阻力。考虑到这些因素,预计美联储在2025年会采取较为谨慎的降息路径,全年的降息幅度在0.2

天风证券:AI运动眼镜市场25年或迎发展机遇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体育是AI眼镜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AI运动眼镜的推出或侵蚀部分运动手表/手环市场,乐观假设下,潜在市场上限或超千亿。Meta或推出AI运动眼镜,巨头入场或加速行业发展。看好2025年AI运动眼镜的发展。

去年涨逾43%大幅跑赢大盘,银行股今年能否延续涨势?

在2024年银行股走强的基础上,2025年银行股走势或将如何?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万得银行指数涨幅达43.53%,跑赢大盘;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2.67%、14.68%、13.23%。2025年开年至今,万得银行指数延续2024年上涨趋势。截至1月27日,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万得银行指数收报6495.9,开年至今上涨1.3%。万得银行指数2025年全年银行股走势

「VIP机会日报」市场放量拉升,算力板块再度爆发,机构精选IDC研报,提及多家公司涨停

注:财联社VIP为内容资讯产品,并非投资建议。以下内容仅为资讯价值展示非对相关公司的推荐建议,非未来走势预测。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市场热点一 数据中心消息面上,阿里巴巴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2801.5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464.34亿元,同比增长333%。而季度资本开支达318亿,环比大增80%。国金证券指出,当前AI发展对于基础设施有明确而巨大的需求,国内外AI军备竞赛开启,有望拉

春节销售额增超50%,出海提高毛利,预制菜是门好生意吗?

今年春节,火爆的除了《哪吒2》领军的电影市场外,还有预制菜。上海证券引用数据称,2025年春节期间预制菜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预制菜企业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处理食材。新华社照片行业规范化不断提高,各路上市公司逐鹿预制菜一直以来,预制菜一度被视为“不健康”的代名词,2024年“315晚会”中,以梅菜扣肉为代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