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专家率先发现淋巴管血小板栓延缓骨折愈合 中新网上海1月22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2日获悉,在中医“瘀血理论”指导下,结合国医大师施杞教授治疗骨折的临床经验,中国医学专家率先发现:骨折诱发大量淋巴管血小板栓形成,即“脉内瘀血”的重要物质基础,造成淋巴管回流障碍,延缓骨折修复。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拥军教授、梁倩倩研究员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专家们发现,清除淋巴管血小板栓(LPT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开学大礼包!深大联合华为上线满血版DeepSeek-R1 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开学第一周,深圳大学给师生送上了“满血”大礼包!记者2月21日从深圳大学了解到,深大全国产化、本地化部署的满血版DeepSeek-R1(671B)正式上线。深圳大学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大学信息中心联合华为,基于昇腾平台部署满血版DeepSeek-R1(671B)大模型,为全校师生提供高效、稳定的本地化AI服务。相较于“蒸馏版”模型,满血版DeepSeek-R1具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新方法有助于预测台风路径 新华社合肥2月21日电(记者戴威)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科大赵纯教授团队与安虹教授团队利用基于国产神威·海洋之光超级计算机构建的全球对流解析模式,将2021年“烟花”台风120小时轨迹预报误差降低在100公里内,并结合一种复杂台风路径精准预测方法,实现计算效率与预测精度的双重优化。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知名期刊《科学通报》上。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准确预测台风路径对于减轻灾害风险至关重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科技与长寿的碰撞:保健品或将迎来新机遇? | 新京智库 2024年3月20日,上海,2024中国国际化妆品展举行,人们在观看抗衰老化妆品。图/IC photo长寿,是自古以来人们就津津乐道的话题,有些人还践行了长寿之道。春秋时期,主张“道法自然”的老子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长寿的目的,据传活到160多岁。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孙思邈不仅精通医术,还注重养生,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卷本“养生秘笈”。据传,孙思邈也活到了140多岁。再到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研制成功!我国科学家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经过两年攻关,该院科研人员研发出新型太赫兹波偏振调制器,成功实现超宽带太赫兹波偏振态的高精度动态调控。这一关键技术突破,将推动太赫兹波在新一代无线通信、文物无损检测、生物微量传感等方向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光学》。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0.1太赫兹至10太赫兹范围内的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上位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是一段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打一针”可延长锂电池寿命,复旦团队研究成果登上《自然》 近年来,锂电池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和未来世界的需求。比如,电动车电池只能保证6-8年/1000-1500次充放电的高性能寿命;低温使用会加速电池变坏;储能电站和极端环境储能场景需要电池寿命提升一个数量级;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电池退役回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面对这些紧迫问题,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纤维材料与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学智能中心彭慧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新方法有助于预测台风路径 据新华社电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科大赵纯教授团队与安虹教授团队利用基于国产神威·海洋之光超级计算机构建的全球对流解析模式,将2021年“烟花”台风120小时轨迹预报误差降低在100公里内,并结合一种复杂台风路径精准预测方法,实现计算效率与预测精度的双重优化。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知名期刊《科学通报》上。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准确预测台风路径对于减轻灾害风险至关重要。在本次研究工作中,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老年人防治流感,咳嗽须特别警惕 甲流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在流感高发季,老年人作为易感人群,一旦感染,健康便面临诸多威胁。作为易感人群,老年人因年龄原因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功能减弱,所以老年人一旦感染流感尤其是甲流,相比较青壮年症状可能更严重,恢复期也往往时间更长。多种因素会导致老年人感染流感。比如生理机能衰退,免疫系统功能减弱,使得他们难以抵御流感病毒侵袭。此外,不少老人患有慢性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会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四川青神发现一种未知新植物,定名“眉山报春” ▲眉山报春细节照2月14日,四川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发布消息称,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眉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等生态质量监测科研人员,在眉山市青神县开展生态质量样地监测过程中,发现一种未知的报春花属植物,经形态比对、DNA提取和测序等技术鉴定,确认该植物为新种,根据发现地眉山市定名为眉山报春(Primula meishanensis),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知名植物分类学期刊《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魔角”石墨烯超流刚度首次测得 科技日报北京2月5日电 (记者张佳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首次在“魔角”石墨烯中直接测量了超流刚度。超流刚度是衡量材料超导性的一个关键指标。这是科学家首次在二维材料中直接测得超流刚度,意味着人们朝着理解这种材料的非凡特性迈出了一大步。相关研究结果5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在超导材料中,电子对(库珀对)在材料内部移动时所遇到的阻力大小取决于多种条件,包括在材料中移动的电子对的密度。2 新闻 2025年02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