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

港交所2024年业绩创新高 盈利增约一成

中新社香港2月27日电 (记者 戴小橦)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27日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盈利同比增长约10%至130.5亿港元;收入及其他收益按年增长9%至223.74亿港元,两者均创新高。2月27日,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陈翊庭公布去年全年业绩。中新社记者 戴小橦 摄 据公布,去年主要业务收入按年增9%至205.59亿港元。业务收入增长主要原因为现货、衍生产品及商品市场成交量上升

B站去年四季度实现盈利,春晚直播带动日活同比增长20%

2月20日,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公布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2024年B站全年总营收达268.3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第四季度总营收达77.3亿元,同比增长22%。四季度调整后的净利润和去年同期相比由亏转盈,达到4.5亿元左右;全年的净亏损则大幅收窄99%。从2024年四季度的业绩可以看到,B站实现了单季度的全面盈利,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

净赚8.38亿港元!香港迪士尼十年来首次盈利

图片来源:香港迪士尼官网2月25日,香港迪士尼公布称,2024财年公司净利润为8.38亿港元,创历年新高,也是该公司十年来首次实现盈利;收入按年增长54%至88亿港元。期内,香港迪士尼人均消费增长28%,总入场人次创历史新高达到770万。这主要是受惠于内地与其他巿场旅客的强劲反弹,以及本地客的持续强势。期内,其酒店使用率为88%,整体入住率上升26个百分点至73%。香港迪士尼表示,公司已开始偿还由

香港迪士尼十年来首次录得盈利,2024财年净利润8.38亿港元

2月25日,香港迪士尼公布,截至2024年9月底的2024财年终于转亏为盈,净利润达8.38亿港元,创2005年开园以来新高,亦是十年来首次录得盈利。香港迪士尼2024财年全年收入升至88亿港元,同比增长54%;EBITDA(息税摊销折旧前利润)录23亿港元,同比增加14亿港元。(香港经济日报)

“杭州六小龙”之一群核科技冲击IPO:主营家装软件,科创属性存疑

(文/孙梅欣 编辑/张广凯) 意外站在风口上的群核科技,成为爆火的“杭州六小龙”当中,首个启动IPO的企业。 近期,号称“空间智能第一股”的群核科技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过去3年时间(2022年—2024年第三季度末),群核科技营收额分别达到6.01亿元、6.64亿元,以及去年前三季度的5.53亿元,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10.5%和13.8%。 不过到目前为止,群核科技还不能实现年度盈利。

港股公告精选|百济神州2024年营收超270亿元 新鸿基地产中期盈利下滑近两成

财联社2月27日讯(编辑 冯轶)财联社为您带来今日港股重要公告1)业绩速递百济神州(06160.HK):2024年营业总收入272.14亿元,同比增加56.2%;净亏损49.78亿元,同比收窄25.87%。公告称,2024年,百悦泽®全球销售额总计188.59亿元,同比增长106.4%,在血液肿瘤领域进一步巩固领导地位。其中,美国销售额总计138.90亿元,同比增长107.5%,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奈雪的茶市值跌了九成,元老COO辞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2月27日,港股消费股走强,奈雪的茶(02150.HK)收报2.150港元,涨幅21.469%,总市值36.66亿港元。昨日收报1.77港元,涨幅33.08%。2月26日,蜜雪冰城刷新港股历史成为新一代“冻资王,带动茶饮行业炒高,作为“新茶饮第一股”的奈雪的茶也受到行业利好影响,连续两日股价大涨。但相比2021年6月上市后,市值一度接近300亿港元,奈雪的茶市值已经跌了近九成。奈

阿里巴巴:目前没有出售盒马的计划

【阿里巴巴:目前没有出售盒马的计划】财联社2月20日电,在阿里巴巴业绩交流会上,阿里巴巴高管明确表示,目前没有出售盒马的计划。盒马拥有很好的增长、稳健的扩张,也实现了很不错的整体盈利,是线下和线上融合的数字化新零售战略的成功,阿里将用更开放的心态,包括引入战略投资人等方式,来让盒马这一业务的价值反映在阿里集团整体的估值当中。

有道2024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正在推出“AI原生”战略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2月21日记者获悉,上市公司有道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4财年未经审计财务业绩。财报显示,2024年有道实现首次全年盈利。此外,有道正在推出“AI Native”战略——将AI更全面地整合到业务线中。财报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有道总净收入为人民币13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9.5%归属于有道普通股东的净收入为人民币83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7.0%。净收入中

ASMPT:2024年经调整盈利4.26亿港元,同比下降42.8%

ASMPT2月26日在港交所公告,2024年销售收入为132.3亿港元(16.9亿美元),同比下降10%;盈利为3.42亿港元,同比下降51.9%;经调整盈利为4.26亿港元,同比下降42.8%。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将介乎3.7亿美元至4.3亿美元之间,以其中位数计按年持平,按季则下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