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

在雄安,“读”未来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1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在雄安,“读”未来》的报道。雄安,被称为“未来之城”,寄托着人们的未来观。河北雄安新区设立7年多来,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称奇迹。一座城市有哪些引领时代的“符号”?在雄安,记者“读”着未来的方向。在未来,科技怎样赋能城市?上班途中一路畅行,是很多城市居民梦寐以求的出行场景。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理想正

“蓝绿”共苍天一色

初知白洋淀还是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事了。娃娃书(连环画)《小兵张嘎》和一本残缺不全的长篇小说《红旗谱》中,“白洋淀”三个字首次进入我的眼帘,但那时也只是模模糊糊地觉得那就是个水汪汪的地名,大约在河北那边。再往后就是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进入大学中文系学习的日子。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课堂上,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而这个荷花淀就是白洋淀的一部分,因其丰富的荷花资源而得名。自己

新发现3种鸟类!白洋淀野生鸟类增至295种

中新网雄安1月22日电 (裴国荣 韩冰)据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自然资源局22日消息,白洋淀新观测到3种鸟类,至此,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至295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9种。近日,该局工作人员在对白洋淀调查监测时,新观测到3种鸟类,不在雄安新区既有鸟类名单之列。经鸟类专家鉴别,确认此次新发现的鸟类分别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灰背隼、凤头蜂鹰,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赤颈鸫。凤头蜂鹰。左太君 摄 灰背隼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这些历史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践,既取得了许多重大历史性成就,也积累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对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力破除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制定修订一系列重要环保法规,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河北省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湖长体系

孙犁:从白洋淀到世界(中国经典作家在海外)

孙 犁  资料图片《荷花淀》英文版《风云初记》法文版白洋淀,这片位于冀中平原的水乡,因其独特的地域风貌和辉煌的抗日斗争史而闻名,同时还孕育出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学群体——“白洋淀派”。这些作家以白洋淀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生活为创作题材,在吸收“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巧妙融入地方特色,形成了“淡泊坚韧、细腻明丽、饱和醇厚”的文体风格。在这一文学群体中,孙犁无疑是核心人物。孙犁,河北安平人,中国著名作家,

白洋淀野生鸟类增至295种

新京报讯 据河北省人民政府网消息,近日,在对白洋淀的调查监测工作中,雄安新区工作人员观测到3种鸟类,不在新区既有鸟类名单之列。经过鸟类专家鉴别,确认了本次新发现的鸟类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灰背隼、凤头蜂鹰,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赤颈鸫。至此,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至295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54种,国家“三有”保护和其他级别鸟类22

张国华调研白洋淀芦苇平衡收割情况

据河北省雄安新区“雄安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23日,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到安新县调研白洋淀芦苇平衡收割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推动白洋淀芦苇平衡收割和资源化利用,持续巩固提升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制定修订一系列重要环保法规,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河北省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湖长体系,白洋淀设一名省级湖长。截至2023年,白洋淀水质连续三年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