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32岁男子突发重度心梗,3根主要血管几乎全堵!自述16岁起每天1包烟

近日,广西南宁一名32岁男子突发心梗前往医院检查发现三根主要血管几乎全堵!经过询问得知男子从16岁开始每天都吸一包烟医生目前已经对堵塞最严重的血管进行了手术后续两根血管还需进一步治疗医生提醒:年轻人心梗比老年人更凶险现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二十多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已不少见。年轻人通常发病急骤,症状凶险,猝死概率甚至比老年人更高。很多年轻人总认为自己身体好,出现不适症状,宁愿忍着也不就

“00后”麻友熬夜打麻将,每天都在晕晕晕,原来是这个病……

25岁的小李(化姓)酷爱打麻将,还经常熬夜打。去年她就开始出现一过性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的情况,十分难受,但休息了一段时间后,症状又有所缓解,因此也没放在心上。谁知道近日,小李的“眩晕症”再次发作,不仅眩晕、胸闷,连路都走不了。于是,小李在朋友的陪同下,来到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眩晕门诊就诊,经医生诊断,她是患上了耳石症。了解到小李发病前后的经历,医生初步判断,这可能与小李长时

郁金泰详解帕金森病全新靶点发现始末及未来

·FAM171A2就像“智能识别门”一样,专门识别致病“种子”。只要把这个门守住,致病“种子”就不能继续扩散。“如果在患者还没有出现症状前就开始干预这一过程,那么病人出现症状的时间很有可能会延后几年,甚至不出现症状;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症状,继续干预这一过程,会使症状进展的速度减慢,也会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团队联合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袁鹏教授及中国科学院生物与

方大同最后的话曝光!“会呼吸的痛”,复发率可高达70%

3月1日,赋音乐有限公司发文,音乐人方大同于2025年2月21日去世。据公开资料,方大同出生于1983年,其音乐生涯因多次受健康问题困扰。自2010年起,他曾多次因气胸(俗称“爆肺”)而住院治疗。据悉,3月1日,方大同葬礼已举办完成。悼念仪式手卡公布了方大同留下的最后的话:“时间不等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更能深入理解时间的现实与虚幻。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转折和挑战,但我认为我们的目标之一应该是

鹦鹉热并非“鹦鹉专属”,专家提醒养鸟人群注意防护

近期,江都人民医院接待了几位患有鹦鹉热的病人。这种病与鹦鹉有关吗?它会传染给人吗?江都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科长陈艳提醒,鹦鹉热一般不会人传人,只要保持卫生、科学养宠,还是可以和谐共处的。鹦鹉热,也被称作鸟热,它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尽管它的名字中带有“鹦鹉”二字但实际上,所有种类的鸟类都有可能成为这种病原体的携带者,包括鸽子、金丝雀等。人类感染这种疾病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吸入含有病原体的气溶胶,或者直接接触

重庆疾控发布健康提示

3月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加之开学季人员流动和接触频繁,外出踏青、出游活动逐渐增多,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期。重庆疾控提醒全体市民:注意防范流行性感冒、麻疹、人感染禽流感及诺如病毒感染的发生。一、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肌肉和全身不适,可伴有畏寒、寒战

警惕!浙江一女子腹中取出42颗……最大的比鸡蛋还大!这个年龄段高发....

转自:大潮网医生直呼罕见海宁一女子的子宫里竟然大大小小长了42颗肌瘤最大的一颗比鸡蛋还大怎么回事?女子腹中取出42颗……韩女士(化名)今年37岁,12年前体检出有子宫肌瘤,直径约1cm,但韩女士那时并未放在心上。直至近4年来,韩女士的子宫肌瘤增大明显,三个月前,较大的一颗肌瘤从56mm*50mm*55mm增大至69mm*52mm*56mm,韩女士被诊断为子宫多发性肌瘤。如果再不做手术,肌瘤还会不断

最近老是咳?当心这种传染病

咳咳咳~最近,怎么老是咳?春季,不仅要关注常见的流感、鼻炎、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也要了解肺结核,远离结核菌01肺结核是什么?感染了有哪些症状?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结核科主任医师曾谊介绍,肺结核病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形成飞沫,这些微小的、带有大量结核菌的飞沫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被人们吸入后造成感染。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

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最新提示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三月带着蓬勃的生机向我们走来。但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各类细菌、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一些传染病也进入了高发期。为了守护大家的健康,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别送上这份三月健康信息提示,希望大家都能活力满满地享受春日时光。一、新冠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依然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传染病。虽然目前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病毒变异株不断出现,仍需保持警惕。新冠病毒感染可导致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等

为何瘦高个男青年更容易得气胸?

知名歌手方大同离世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此后,其2010年因操劳过度,出现气胸而数度住院也多次登上热搜。气胸是什么?有哪些症状?为何多发于瘦高个男青年?中新健康为此邀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张毅教授和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主任梁朝阳教授进行解读。01警惕胸痛呼吸难“气胸”一词听起来很陌生,其实,它还有一个更浅显易懂的俗称——“爆肺”。此前,多个气胸病例因意外的发病场景引发舆论关注:河南郑州一35